
作者:曾刚等著
页数:41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41525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和概况,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创新合作、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合作及上海自贸区与流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等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解读,同时借鉴了国外重要大河流域的开发来研究长江流域的开发方案。
作者简介
曾刚,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92年7月获德国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及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经济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以及Chinese GeoKraphical,sciencet等刊物编委。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綦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德国DFG项目等。在国外出版著作5部、国内出版著作6部,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在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模式、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赢得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好砰。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和概况,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创新合作、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合作及上海自贸区与流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等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解读,同时借鉴了国外重要大河流域的开发来研究长江流域的开发方案。
目录
导言 长江经济带的总体战略和概况
第一节 国际与国内环境
一、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第二节 全国的战略构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界定及特征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范围
二、长江经济带范围的界定
三、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禀赋
四、长江经济带的社会经济水平
第四节 战略价值与意义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流域经济的科学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核心内容
四、生态区域论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分工合作
一、成本学说
二、要素禀赋学说
三、新贸易理论
四、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五、劳动分工的维度
第三节 产业转移理论:转移合作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三、雁行模式理论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创新合作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五节 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二、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增长极理论的实践分析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发展沿革
第一节 孕育阶段(改革开放前)
第二节 准备阶段(1978~1991)
一、长江经济带土地资源利用
二、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群合作
三、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研究
第三节 启动阶段(1992~2001)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
二、长三角地区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起步
第四节 停滞阶段(2002~2005)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搁浅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三、长江经济带内中心城市成长为增长极
第五节 复苏阶段(2006~2012)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重启
二、长江经济带中城市组团式发展
第六节 腾飞阶段(2013~)
第二篇 专题篇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联系
第一节 交通联系现状评价
……
第三篇 借鉴篇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国际与国内环境
一、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第二节 全国的战略构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界定及特征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范围
二、长江经济带范围的界定
三、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禀赋
四、长江经济带的社会经济水平
第四节 战略价值与意义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流域经济的科学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核心内容
四、生态区域论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分工合作
一、成本学说
二、要素禀赋学说
三、新贸易理论
四、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五、劳动分工的维度
第三节 产业转移理论:转移合作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三、雁行模式理论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创新合作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五节 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二、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增长极理论的实践分析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发展沿革
第一节 孕育阶段(改革开放前)
第二节 准备阶段(1978~1991)
一、长江经济带土地资源利用
二、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群合作
三、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研究
第三节 启动阶段(1992~2001)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
二、长三角地区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起步
第四节 停滞阶段(2002~2005)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搁浅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三、长江经济带内中心城市成长为增长极
第五节 复苏阶段(2006~2012)
一、长江经济带政策重启
二、长江经济带中城市组团式发展
第六节 腾飞阶段(2013~)
第二篇 专题篇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联系
第一节 交通联系现状评价
……
第三篇 借鉴篇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