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刚 等
页数:12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18480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自2015年起连续8年编制并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研究团队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科学理论,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四大领域、综合GDP水平等18个具体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指数计算、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趋势分析方法以及近三年地级城市大数据,对标全球城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设定目标值与阈值,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110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估。
作者简介
教育简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湖北大学地理系本科学生,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4月至1989年8月,联邦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访问学者,接受国际知名地貌学家Prof.Dr. Wolfgang Andres的指导,取得“攻博”资格;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规划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接受经济地理学家Prof. Dr. Ernst Giese的指导,并获博士学位。工作简历 1982年7月至1988年3月,湖北大学地理系、区域规划研究所任教; 1992年7月至1996年3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研究所博士后、助教、研究员; 1996年4月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
目录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协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第二节 协同发展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第三节 协同发展是建设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解释
第三节 计算方法与指标标准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二节 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三节 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第四章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二节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第四节 发挥长江经济带内联外通传统优势
第五章 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专题分析
第一节 一体化发展时代背景与特征
第二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第三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四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协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第二节 协同发展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第三节 协同发展是建设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解释
第三节 计算方法与指标标准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第一节 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二节 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第三节 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第四章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二节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第四节 发挥长江经济带内联外通传统优势
第五章 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专题分析
第一节 一体化发展时代背景与特征
第二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第三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四节 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