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国庆
页数:19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5260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中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展开,内容包括课程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形成,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及内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原理及具体应用等。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适用于广大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等阅读。
作者简介
徐国庆,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课程,著有《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职业教育课程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等。
本书特色
徐国庆编著的这本《职业教育课程论(第2版)》围绕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中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展开,内容包括课程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形成,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及内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原理及具体应用等。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适用于广大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等阅读。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学校、职业与课程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的涵义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课程的基本构件
第二节 课程视域与课程思维
一、课程视域
二、课程思维
第三节 职业的课程意义
一、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
二、职业教育课程追求职业意义的历程
第二章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古代学徒制中的课程论基因
一、学徒制的历史
二、学徒制的教育过程
三、学徒制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基因
第二节 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一、俄罗斯制
二、MES课程理论
三、CBE课程理论
四、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第三节 工作本位学习的理论
一、工作本位学习兴起的背景
二、工作本位学习的内涵
三、工作本位学习的结构
四、工作本位学习实施中的问题
第二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论与职业论
第一节 学科论与职业论的论争形态
一、基于数量的早期论争形态
二、基于逻辑的当前论争形态
第二节 学科论的当代思想基础及解构
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理论与学科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与学科论
三、认知理论与学科论
第三节 职业论的理论基础
一、职业知识的性质与职业论
二、职业能力的本质与职业论
三、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与职业论
四、知识的建构式学习与职业论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第一节 普通论与专业论
一、什么是普通论
二、什么是专业论
第二节 当前的困境与选择
一、这是一个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
二、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三、普通化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
第三节 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
一、杜威的方案
二、非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
三、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
第五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论与实用论
第一节 基础论及其问题
一、传统的基础观念
二、传统基础论的问题
第二节 能力的特殊性与传统基础论的解构
一、领域特殊性理论
二、一般能力观批判
三、传统基础观批判
第三节 基于实用论的基础论
一、按照能力之间的并列关系组合课程内容
二、基于能力发展顺序展开职业教育课程
三、突出实践知识构建职业能力的基础
第六章 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与表述
一、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二、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的系统方法
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开发的技术路径
一、传统课程内容分析框架的解构
二、工作知识与课程内容开发的新视角
三、工作知识开发的技术范式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建立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体建立的路径
三、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立的策略
第七章 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
第一节 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的多元格局
一、强化普通文化课程
二、削减课时比例
三、与专业课程整合
四、为专业课程服务
五、平台+选择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中普通文化课程的功能
一、职业能力充分发展的需要
二、适应多方面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专业课程对普通文化知识的需要
四、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的需要
第三节 普通文化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改造
一、普通文化课程设置的改造
二、普通文化课程内容的改造
第八章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原理
第一节 超越任务本位
一、能力如何具体化
二、如何才能形成知识的动态组织
三、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工作过程
第二节 什么是项目课程
一、项目课程的历史发展
二、项目课程的涵义
三、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
四、项目课程与相近课程的比较
五、项目课程与内容的发展性
第三节 项目课程的设计原理
一、项目课程的开发主体及其角色
二、项目与任务的对接模式
三、项目的设计
四、知识的分配
第九章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特点与类型
一、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
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设计
一、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
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
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学校、职业与课程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的涵义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课程的基本构件
第二节 课程视域与课程思维
一、课程视域
二、课程思维
第三节 职业的课程意义
一、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
二、职业教育课程追求职业意义的历程
第二章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古代学徒制中的课程论基因
一、学徒制的历史
二、学徒制的教育过程
三、学徒制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基因
第二节 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一、俄罗斯制
二、MES课程理论
三、CBE课程理论
四、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第三节 工作本位学习的理论
一、工作本位学习兴起的背景
二、工作本位学习的内涵
三、工作本位学习的结构
四、工作本位学习实施中的问题
第二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论与职业论
第一节 学科论与职业论的论争形态
一、基于数量的早期论争形态
二、基于逻辑的当前论争形态
第二节 学科论的当代思想基础及解构
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理论与学科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与学科论
三、认知理论与学科论
第三节 职业论的理论基础
一、职业知识的性质与职业论
二、职业能力的本质与职业论
三、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与职业论
四、知识的建构式学习与职业论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第一节 普通论与专业论
一、什么是普通论
二、什么是专业论
第二节 当前的困境与选择
一、这是一个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
二、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三、普通化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
第三节 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
一、杜威的方案
二、非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
三、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
第五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论与实用论
第一节 基础论及其问题
一、传统的基础观念
二、传统基础论的问题
第二节 能力的特殊性与传统基础论的解构
一、领域特殊性理论
二、一般能力观批判
三、传统基础观批判
第三节 基于实用论的基础论
一、按照能力之间的并列关系组合课程内容
二、基于能力发展顺序展开职业教育课程
三、突出实践知识构建职业能力的基础
第六章 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与表述
一、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二、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的系统方法
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开发的技术路径
一、传统课程内容分析框架的解构
二、工作知识与课程内容开发的新视角
三、工作知识开发的技术范式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建立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体建立的路径
三、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立的策略
第七章 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
第一节 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的多元格局
一、强化普通文化课程
二、削减课时比例
三、与专业课程整合
四、为专业课程服务
五、平台+选择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中普通文化课程的功能
一、职业能力充分发展的需要
二、适应多方面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专业课程对普通文化知识的需要
四、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的需要
第三节 普通文化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改造
一、普通文化课程设置的改造
二、普通文化课程内容的改造
第八章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原理
第一节 超越任务本位
一、能力如何具体化
二、如何才能形成知识的动态组织
三、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工作过程
第二节 什么是项目课程
一、项目课程的历史发展
二、项目课程的涵义
三、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
四、项目课程与相近课程的比较
五、项目课程与内容的发展性
第三节 项目课程的设计原理
一、项目课程的开发主体及其角色
二、项目与任务的对接模式
三、项目的设计
四、知识的分配
第九章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特点与类型
一、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
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设计
一、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
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
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