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盛世背后-乾隆朝代的伪稿案研究

封面

作者:刘文鹏著

页数:2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101349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孙嘉淦奏稿案是指在乾隆第一次南巡后,在乾隆十六年到十八年间追查流传全国各地的伪冒孙嘉淦奏稿的一场政治案件。这个案件耗时近两年,朝廷自上而下的追查力度极大,大部分省都卷入其中,涉案范围广,人数众多,犹如一场政治运动,横扫全国。首先是假冒孙嘉淦奏稿的流传由来已久,它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社会上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先是借孙嘉淦之名批评朝中权要,主要针对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乾隆十五年以后,把批评南巡、张广泗被冤杀的内容加进去,而且还伪冒乾隆的朱批,其内容已经直接指向乾隆帝本人的诸多施政措施。所以,伪稿是一个成于众手、传于众口的传说。其次“伪稿”传播时间长,至少有十四五年的时间。“伪稿”的传抄、传播人员大都是下级官员和普通百姓。在伪稿案的追查过程中,乾隆帝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督促各地督抚严厉办案,并处理了一批办案不力的官员。同时,它也让乾隆帝深刻感受到民间所蕴藏的对朝廷统治极为不满的思想,进而以严厉手段对付伪稿传播者。

作者简介

刘文鹏,男,河北宁晋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秘书组组长。曾到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地方访学、访问,主要从事清代政治史研究,重点关注政治与社会,政治与边疆民族政策的关系。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控制与清代政治”等工作。已经出版《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独著,2004)《清代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合编,2010)。

本书特色

孙嘉淦奏稿案是指在乾隆第一次南巡后,在乾隆十六年到十八年间追查流传全国各地的伪冒孙嘉淦奏稿的一场政治案件。这个案件耗时近两年,朝廷自上而下的追查力度极大,大部分省都卷入其中,涉案范围广,人数众多,犹如一场政治运动,横扫全国。首先是假冒孙嘉淦奏稿的流传由来已久,它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社会上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先是借孙嘉淦之名批评朝中权要,主要针对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乾隆十五年以后,把批评南巡、张广泗被冤杀的内容加进去,而且还伪冒乾隆的朱批,其内容已经直接指向乾隆帝本人的诸多施政措施。所以,伪稿是一个成于众手、传于众口的传说。其次“伪稿”传播时间长,至少有十四五年的时间。“伪稿”的传抄、传播人员大都是下级官员和普通百姓。在伪稿案的追查过程中,乾隆帝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督促各地督抚严厉办案,并处理了一批办案不力的官员。同时,它也让乾隆帝深刻感受到民间所蕴藏的对朝廷统治极为不满的思想,进而以严厉手段对付伪稿传播者。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五不解十大过”
  一、“五不解十大过”
  二、孙嘉淦与伪稿的产生
  三、乾隆皇帝与他的“盛世”
  四、奏折常规化与政治信息控制危机
  五、房鋐拦驾叩阍
第二章  案发
  一、皇帝的密谕
  二、畿辅地区与山西的清查
  三、东线的追查与伪稿案的升级
  四、西线的搜捕与一条正线的浮现
第三章  权力、邸报和信息控制
  一、伪稿与邸报
  二、邸报的传递网络
  三、邸报、谣言与政治斗争
第四章  追查
  一、从边缘指向中心
  二、在湖南重灾区的密集追踪
  三、江浙之间的纠结:吴进义—陈公绶案
  四、江西的正线:指向施氏一门
  五、强大的督抚力量
第五章  传播
  一、商业社会中的信息传播
  二、邸报信息的商品化
  三、还原伪稿在民间商业网络中的传播
  四、伪稿传播与公众舆论
第六章  结案
  一、尹继善的失败
  二、鄂容安来到江西
  三、何以如此结案
结语  盛世的背后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盛世背后-乾隆朝代的伪稿案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8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