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万军 著
页数:29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01841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归化城土默特包括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在今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之间。本书主要以清代乾隆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刑案档案当中的七十多个刑案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并通过统计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大量的具体刑案来演绎出相关论点,试图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还原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刑事司法实践。本书分析了文本中的法律与实践的具体差异,展现该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法制的实际状况。本研究依据内蒙古土左旗档案馆所藏清代乾隆朝归化城土默特刑事司法档案,对清代边疆地区基层刑事司法实践进行实证分析,试图通过“深度描写”的方法,分析清代乾隆朝刑案中当事人和司法官吏诉讼角色的互动,阐明其中的利益纠葛,力图真实再现清代边疆基层司法实践中的法律场景。
作者简介
张万军,汉族,1974年9月出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200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书特色
第一本系统研究清代乾隆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刑案的专著。
目录
引 言…………………………………………………………………………………………… 1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1
(一)选题来源 ……………………………………………………………………… 1
(二)选题意义 ……………………………………………………………………… 4
二、国内外研究学术史的考察 …………………………………………………… 7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 13
(一)研究方法 ……………………………………………………………………. 13
(二)材料来源 ……………………………………………………………………. 14
四、关于本书的结构 ……………………………………………………………….. 16
第一章 归化城土默特刑事法体系………………………………………………. 20
一、清代以前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法传统 …………………………………… 20
(一)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法传统 …………………………………………… 20
(二)后金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刑法体系 ………………………………… 23
二、《蒙古律例》的制定 ………………………………………………………….. 25
(一)理藩院与《蒙古律例》的制定 ……………………………………. 25
(二)《蒙古律例》的立法理念 …………………………………………….. 33
三、《蒙古律例》的实效性 ………………………………………………………..36
(一)《蒙古律例》在贼盗命案中的适用 ………………………………..42
(二)《蒙古律例》在普通刑案中的适用 ………………………………..50
四、《大清律例》对归化城土默特刑法体系的渗透 …………………….53
(一)准五服以治罪 ………………………………………………………………58
(二)存留养亲制度 ………………………………………………………………61
(三)亲属相容隐 ………………………………………………………………….63
(四)亲属复仇 ……………………………………………………………………..65
本章小结 …………………………………………………………………………………..68
第二章 刑案(一)—贼盗刑案 ……………………………………………….70
一、盗窃牲畜刑案 …………………………………………………………………….71
(一)盗窃牲畜案的司法治理政策 …………………………………………74
(二)审理偷盗牲畜案的主要证据规则 ………………………………….79
二、盗窃普通财物刑案 ……………………………………………………………..91
(一)普通盗窃财物案发案情况 …………………………………………….91
(二)盗窃财物案与贫富分化趋势 …………………………………………92
三、抢劫刑案 ……………………………………………………………………………96
(一)《蒙古律例》中抢劫刑案刑罚演变 ………………………………..96
(二)抢劫刑案的案发原因 ……………………………………………………99
(三)抢劫刑案证据的收集 ………………………………………………….103
本章小结 …………………………………………………………………………………109
第三章 刑案(二)—斗殴命案 …………………………………………….. 111
一、土地纠纷命案 …………………………………………………………………..112
(一)张子扬被殴身死一案基本案情 ……………………………………114
(二)归化城土默特土地纠纷与命案 ……………………………………115
(三)清代斗殴命案中被告人的诉讼策略 …………………………….120
二、普通斗殴命案 …………………………………………………………………..125
(一)王荣被殴身死一案基本案情 ……………………………………….127
(二)归绥道对此案的几点质疑 …………………………………………..128
(三)该起斗殴命案原因分析 ………………………………………………132
本章小结 …………………………………………………………………………….133
第四章 刑案(三)—婚姻刑案 ……………………………………………..134
一、拐卖妇女刑案 …………………………………………………………………..134
(一)法律适用问题 …………………………………………………………….134
(二)归化城土默特拐卖妇女之社会经济根源 ……………………..139
(三)归化城土默特拐卖妇女犯罪的流向特征 ……………………..142
(四)官方对拐卖妇女犯罪的态度 ……………………………………….143
二、蒙汉通婚之刑法规制 ………………………………………………………..145
(一)清代归化城土默特蒙汉通婚概述 ………………………………..145
(二)乾隆朝蒙汉通婚法律规制之变化 ………………………………..148
三、奸非类刑案 ………………………………………………………………………151
(一)王荣与蒙妇通奸案基本案情 ……………………………………….151
(二)移民与性犯罪 …………………………………………………………….152
(三)犯奸与杀妻 ………………………………………………………………..154
(四)经济因素与纵容妻妾犯奸 …………………………………………..159
四、家庭暴力类刑案 ……………………………………………………………….162
(一)乾隆朝归化城土默特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164
(二)夫妻之间的家庭暴力刑案 …………………………………………..166
(三)夫与妾之间的家庭暴力刑案 ……………………………………….169
本章小结 …………………………………………………………………………………171
第五章 刑案(四)—“假命案”型控诬刑案…………………………173
一、社会转型期的“健讼”与控诬 ………………………………………….174
二、“假命案”控诬刑案类型化分析 ………………………………………..177
(一)利益冲突型“假命案” ………………………………………………..177
(二)小事化大型“假命案” ………………………………………………..178
(三)邻里纠纷型“假命案” ………………………………………………..181
三、官方视野下的“假命案”法律规制理念 ……………………………184
(一)轻罚慎罚的裁判理念 ………………………………………………….184
(二)“假命案”的裁判与基层司法治理 ………………………………186
四、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控诬型“假命案”特征 ………………………..187
(一)“假命案”与讼师唆使 ………………………………………………..187
(二)“假命案”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188
(三)基层民众缺乏法律观念是控诬命案发生的重要因素 ……188
本章小结 …………………………………………………………………………………189
第六章 归化城土默特刑案的审理………………………………………………190
一、 归化城土默特刑案审理机构 ………………………………………………190
(一)绥远将军 ……………………………………………………………………191
(二)归绥道 ……………………………………………………………………….194
(三)归化城都统、副都统 ………………………………………………….196
(四)同知及通判 ………………………………………………………………..199
(五)巡检 …………………………………………………………………………..201
二、归化城土默特刑事案件管辖 ……………………………………………..202
(一)乾隆五年关于刑案管辖之争论 ……………………………………202
(二)归化城土默特刑案管辖具体划分 ………………………………..206
(三)管辖地域范围的确定 ………………………………………………….208
三、命案检验 ………………………………………………………………………….211
(一)蒙古地区命案检验制度的沿革 ……………………………………211
(二)命案检验的启动程序 ………………………………………………….214
(三)命案检验具体内容 ……………………………………………………..215
四、刑事案件审理程序 ……………………………………………………………226
(一)徒刑以下案件的审理 ………………………………………………….226
(二)徒刑以上案件的审理 ………………………………………………….229
五、刑案审理程序中的司法裁量权 ………………………………………….232
(一)“律法断罪”与司法裁量权 …………………………………………232
(二)轻微刑案中的法官裁量权 …………………………………………..233
(三)无罪案件的司法裁量 ………………………………………………….236
六、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命案审判机制弊端分析 ………………………..251
(一)分权与制衡的命案审判机制 ……………………………………….253
(二)基层司法官吏司法理性的匮乏 ……………………………………255
(三)疑难命案审理拖延难结之弊 ……………………………………….259
本章小结 …………………………………………………………………………………263
结 语…………………………………………………………………………………………264
一、归化城土默特刑事司法治理之得失 …………………………………..264
(一)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司法治理策略 …………………………….265
(二)慎刑恤刑—清政府对蒙古边疆地区进行刑事法治理的
核心理念 ……………………………………………………………………267
(三)有效的基层刑事司法社会治理模式 …………………………….270
(四)强化国家法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73
二、归化城土默特刑事司法治理的理论价值 ……………………………274
(一)重视法律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中的作用 ………………275
(二)完善我国民族地区刑事司法体系 ………………………………..276
参考文献……………………………………………………………………………………..278
附 录…………………………………………………………………………………………284
后 记…………………………………………………………………………………………291
节选
“归化城土默特”并非一个确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和行政的概念。“土默特”系蒙古语译音,意为“万户”。辽、金、元时置丰州。16 世纪初,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迁入,又以“土默川”著称至今。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载:“凡游牧之内属者,曰土默特,归化城土默特其初系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族博硕克图汗之部,为察哈尔林丹汗所据。天聪六年,太宗文皇帝破林丹汗,博硕克图子俄木布降,令领其众如故。九年,俄木布叛,执之,分其众为左右翼,设都统二人领之,为世职,后因事革退,补以京员。”《理藩院则例》中所称的“俄木布叛”,即“俄木布事件”,是土默特地区历史上特别重大的政治事件,《清实录》对该事件有详细叙述: 三贝勒入边后,贝勒岳讬驻守归化城,有土默特人密告,言博硕克图之子遣人往阿禄部落喀尔喀处,还时,必有与之同来者。岳讬因遣阿尔津、吴巴海、喀木戚哈、尼堪四人候于途。阿禄喀尔喀百人、明使者四人,果与博硕克图子所遣人同至。 时博硕克图子乳母之夫毛罕,密遣人告喀尔喀人云:“满洲兵在此,汝等当回。”阿禄喀尔喀人闻信遂还。阿尔津、吴巴海、喀木戚哈、尼堪等兵追及之,擒毛罕所遣十人及明使四人,获骆驼五十、马四十六、貂皮四百有奇,又得乌珠穆沁部落贸易人四十六名,骆驼三十七、马一百有八、貂皮二百二十。初,毛罕私称博硕克图之子为西土根汗,自称为吴尔隆额齐克达尔汉贝勒, 称其妻为太布精, 称阿南为杜稜台吉,其扎木苏等皆命以名,又杀害来归我国之察哈尔石喇祁他特吴班札尔固齐、祁他特台吉,又与明沙河堡参将通谋,称明国为一路,喀尔喀为一路,土默特为一路。因遣人往喀尔喀, 为土默特人密告。事觉,斩毛罕,并其党羽。以阿禄部民与喀尔喀人同谋藏匿马驼, 遣土默特人往剿之。分土默特壮丁三千三百七十名为十队,每队以官二员主之,授以条约。
“俄木布事件”导致后金统治者对归化城土默特的统治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也导致了归化城土默特政治司法体制的重大变化。崇德元年(1636),后金将土默特一分为二,以古禄格、杭高为两翼的首任都统,分领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乾隆二十八年(1763)始以土默特两翼属绥远城将军,现有四十九佐领,统其治于将军而以达于院”。土默特两翼编旗初期,管辖的范围包括大青山、乌拉山前后至喀尔喀蒙古南境及蛮汗山以东直至京冀以北广大地区。
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规定了归化城土默特疆理,“左右二旗,均驻扎归化城,在杀虎口北二百里,东西距四百有三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东至四子部落界,西至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界,南至山西边城及镶蓝旗游牧察哈尔界,北至喀尔喀右翼及茂明安界,至京千一百六十里”。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加牢固地控制这个战略要地,进一步压缩土默特部的活动空间,致使土默特辖境不断缩小。乾隆二十八年裁撤都统,设副都统,事务统辖交由绥远城将军。设置归化城、和林格尔、托克托城、清水河、萨拉齐五厅后,土默特部众和汉民散居,蒙汉交涉由五厅辖治。
土默特蒙古部落经天聪六年(1632)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一个多世纪,几经变革,清政府最终将归化城土默特统辖权收归中央。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归化城土默特由都统旗沦为驻防将军下属的副都统辖的总管旗,旗权削弱、辖境缩小。而蒙汉分治导致两者相互制约,归化城土默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属旗。
归化城土默特地域范围在历史上不断变化,整体上呈缩小趋势,乾隆朝时主要包括今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鉴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对该地区统称为“归化城土默特”而非“土默特”或“归化城”,故本书所研究地域范围名称以史书所称为准,称之为“归化城土默特”。在本书中为行文方便,有时也简称“土默特地区”或“土默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