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先稠
页数:182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12034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茶艺为媒介, 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体验, 希望读者能够受到启发、触动, 从而主动地去寻觅一种温润而有趣的生活。全书内容包括茶艺的源流、茶叶饮用品质的影响因素、茶叶的分类与功效、茶艺与生活、课程实践等。
作者简介
周先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承担茶与健康、传统养生、传统健身、以及名著名篇导读、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等课程。现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传统体育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安徽省教育学会理事、民革科大主委。
本书特色
本书主编所开设“茶与健康”课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重体验、轻知识,让学生从喝茶开始,建立对茶的最直接的味觉体验,而非迷信专家、学者或教授。本书所述内容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茶艺的大体脉络,并结合作者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力求给读者简单的介绍。希望读者“惟凭自觉”,以茶艺为契机,构建自己的幸福生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茶艺的源流
第一节茶的起源
第二节唐代茶艺
第三节宋代茶艺
第四节明清茶艺
第五节今日茶艺
第二章喝一杯好茶——茶叶饮用品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茶叶的产地
第二节茶叶的产时
第三节茶叶的制作
第四节茶叶的保管
第五节茶具
第六节泡茶之水
第三章喝一口好茶——惟凭心自觉
第一节茶艺的精神
第二节茶室
第三节茶友
第四节惟凭心自觉
第四章茶的分类与功效
第一节茶叶的分类
第二节茶叶的化学成分及功效
第五章茶艺与生活
第一节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与茶
第二节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与茶
第三节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第四节一杯清茶之精神贵族
第六章茶与健康课程实践
第一节品茶
第二节听琴
第三节运动
第四节谈天
第五节阅读
第六节饮食
附录学生作品选录
记油茶
由水到茶
茶诗二首
得闲饮茶
诗词四首
茶艺课课后随感
结语
节选
《茶与健康》: 继晚唐五代饮茶普及之后,宋代饮茶风气更盛,饮茶之风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嗜茶之人更为繁多,从宫廷到社会名流,尤其是主导当时社会的文人们几乎都爱茶,而与之相关的茶友轶事,也就如天上繁星一般点缀其中。 大文豪苏东坡曾得皇帝御赐的龙团茶,他邀请茶友共品,煮茶论道,斗茶论功,别有一番情致。在《行香子·茶词》中,他如此记述此次品茶:“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院静,略从容。” 苏轼任杭州知府时,与西湖畔南屏山净慈寺的谦和尚因茶结下深厚友谊,品茶吟诗,谈古论今。多年后,他又到杭州游西湖寿星寺,谦师闻讯后特意赶去为其点茶。苏轼感动于老友的远道而来,并再次感受了禅师炉火纯青的点茶技术,而写下《送南屏谦师》这首诗:“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大书法家黄庭坚出身江西修水,他极喜爱自己家乡的双井茶,并且不遗余力地向当时的文人士族推荐双井茶,他曾将双井茶赠送苏轼,并附上一首《双井茶送子瞻》的诗:“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万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磴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收到双井茶与此诗后,苏轼亦作诗一首,答谢之余,对双井茶与黄庭坚的书法艺术都进行了由衷的赞美。此诗便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