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之道

封面

作者:陈祉妍 著

页数:2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3033058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之道

内容简介

教师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常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准确理解、因势利导。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效能感,甚至促发职业倦怠。本书汇集了基于访谈研究提取的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棘手问题,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逐一呈现。针对每一个棘手问题,生动呈现典型情境,分析在学生具体表现背后的心理状态,概括分析判断所需的关键信息,提供解决方案并强调实施方案中的关键要点。本书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导,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委员会首批注册督导师。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测评及干预等。主持编写《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系列、《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1问》等。著作。

本书特色

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绪论追踪研究的概述
参考文献/14
第一章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16
第一节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16
第二节含协变量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30
第三节多组模型/37
附录/44
参考文献/45
第二章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拓展/46
第一节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46
第二节分类变量和等级变量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50
第三节多元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57
附录/66
参考文献/67
第三章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69
第一节潜在类别模型/70
第二节潜在转移模型/80
第三节混合增长模型的应用/91
附录/104
参考文献/104
2|追踪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章交叉滞后模型/109
第一节观测变量交叉滞后模型/110
第二节潜变量交叉滞后模型/119
第三节含有中介效应的交叉滞后模型/128
第四节交叉滞后模型的多组比较及其拓展/138
附录/145
参考文献/145
第五章潜在变化分数模型/150
第一节观测变量潜在变化分数模型/150
第二节潜变量潜在变化分数模型/169
第三节潜在变化分数模型的多组比较/180
第四节潜在变化分数模型与其他相关模型的关系/188
附录/195
参考文献/196
第六章追踪研究的新进展与主要议题
/198
第一节长期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的进展/198
第二节密集型追踪研究设计及方法的进展/202
第三节追踪研究关注的议题/210
附录/214
参考文献/215
在线资源

前言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的增加趋势与青少年群体很相似。要维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仅仅帮助青少年本身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为青少年提供更能理解、支持、引导他们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一个对他们影响至深的环境。很多人可能听到过一些非常感人的教育案例:一个迷茫、自卑、存在诸多行为问题的学生,遇到了一名努力去理解他、关怀他、引导他的教师,避免走上人生的弯路,而且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我们相信,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碰到这样的好教师,孩子总是能识别和敬慕这样的好教师;而教师特别是刚刚步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常常向往着创造如此点石成金的奇迹。
然而,我们也可能听说过灰暗的故事:充满热情地投入教育工作的新手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乖巧温顺,发现教育效果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顺利达成,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打败,甚至怀疑自己根本不适合当一名教师。教师群体中的这种普遍与严重的职业倦怠令人深深忧虑。
我的职业梦想曾经是做一名语文教师。25年前,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时候,曾到一所中学求职,如果当年没有顺利地考上北京大

Article Title:《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之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