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

封面

作者:李庆本著

页数:28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12495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采用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多维视角来审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从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探讨了跨文化环型旅行的具体路径、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等问题,考察了美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美国比较美学研究者有关跨文化审美欣赏四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当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自然欣赏问题上的不同模式,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及美国学者波斯特对大众媒体的不同理论立场。从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探讨了从现代美学的角度解读原始儒学、汉代经学、宋明道学的具体路径,重点分析了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费孝通等人的跨文化阐释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跨文化阐释学的理论构想。

作者简介

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研究所长。

本书特色

《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从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探讨了从当代生态美学的角度解读《周易》的具体路径,用现代浪漫主义理论阐释屈原作品的有效性问题,重点分析了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费孝通等人的跨文化阐释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文学内部的发生及浪漫主义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演变。本书从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探讨了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跨文化环型旅行的具体路径、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等问题,考察了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美国比较美学研究者艾略特·多伊奇有关跨文化审美欣赏四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当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自然欣赏问题上的不同模式,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及美国学者波斯特对大众媒体的不同理论立场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模式”与澳大利亚”昆士兰模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探讨了跨文化阐释的可能性、可行性及有效性问题,提出并建构了跨文化阐释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及用途。

目录

绪论:阐释与跨文化阐释
上编: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
 超越“中/西”二元模式
 跨文化的环形之旅
 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
 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
 从禅宗与身体美学的角度解读王维诗
 多伊奇的比较美学研究与跨文化审美欣赏
 卡尔松与欣赏自然的三种模式
 媒体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
 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
下编: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
 超越“古与今”二元模式
 原始儒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汉代经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宋明道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跨文化阐释
 蔡元培的跨文化阐释与审美拯救方案
 宗白华与《周易》的美学阐释
 钱锺书对《诗大序》的跨文化阐释
 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的历史演变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美学
附录:“跨文化阐释”九人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