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拾肆~拾陆】

作者:司马光,黄锦鋐,[中国台湾]台湾二十七位教授 等

页数:1163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104029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鋐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最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擿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第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本辑所记,起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迄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讲述隋至盛唐,凡168年之史事。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本书特色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目录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纪一 隋文帝开皇九年~十一年(589~591)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纪二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十九年(592~599)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纪三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仁寿三年(600~603)
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隋文帝仁寿四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4~607)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纪五 隋炀帝大业四年一八年(608~612)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纪六 隋炀帝大业九年~十一年(613~61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纪七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隋恭帝义宁元年(616~617)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纪八 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卷第一百八十五 唐纪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纪二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七 唐纪三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卷第一百八十八 唐纪四 唐高祖武德二年~四年(619~621)
卷第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卷第一百九十 唐纪六 唐高祖武德五年~七年(622~624)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 唐高祖武德七年~九年(624~626)
卷第一百九十二 唐纪八 唐高祖武德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6~628)
卷第一百九十三 唐纪九 唐太宗贞观二年~五年(628~631)
卷第一百九十四 唐纪十 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年(632~637)
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纪十一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十四年(637~640)
卷第一百九十六 唐纪十二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七年(641~643)
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九年(643~645)
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二十二年(645~648)
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纪十五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唐高宗永徽六年(648~655)
卷第二百 唐纪十六 唐高宗永徽六年~龙朔二年(655~662)
卷第二百○一 唐纪十七 唐高宗龙朔二年~咸亨元年(662~670)
卷第二百○二 唐纪十八 唐高宗成亨二年~开耀元年(671~681)
卷第二百○三 唐纪十九 唐高宗永淳元年~唐则天皇后垂拱二年(682~686)
卷第二百○四 唐纪二十 唐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一天授二年(687~691)
卷第二百○五 唐纪二十一 唐则天皇后长寿元年~通天元年(692~696)
卷第二百○六 唐纪二十二 唐则天皇后神功元年~久视元年(697~700)
卷第二百○七 唐纪二十三 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唐中宗神龙元年(700~705)
卷第二百○八 唐纪二十四 唐中宗神龙元年~景龙元年(705~707)
卷第二百○九 唐纪二十五 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睿宗景云元年(708~710)
卷第二百一十 唐纪二十六 唐睿宗景云元年~唐玄宗开元元年(710~713)
卷第二百一十一 唐纪二十七 唐玄宗开元二年~五年(714~717)
卷第二百一十二 唐纪二十八 唐玄宗开元六年~十三年(718~725)
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二十一年(726~733)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734~741)
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 唐玄宗天宝元年~六载(742~747)
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纪三十二 唐玄宗天宝六载~十二载(747~753)
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纪三十三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唐肃宗至德元载(754~75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拾肆~拾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6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