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萧红
页数:218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87480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专家名师导读版)》是我国著名现代女作家萧红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式的散文风格、厚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指出,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萧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她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蕴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我国著名现代女作家萧红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式的散文风格、厚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指出,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目录
故事概述
作者简介
艺术特色
名家品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知识网络
附:读后感
节选
八 卖豆腐的一收了市,一天的事情都完了。 家家户户都把晚饭吃过了。吃过了晚饭,看晚霞的看晚霞,不看晚霞的躺到炕上去睡觉的也有。 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他妈的,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崽。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的,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地,一不谨慎,同时又看到了别一个什么。这时候,可就麻烦了,人的眼睛不能同时又看东,又看西。这样子会活活把那个大狮子糟蹋了。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若是再找,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大狮子既然找不到,另外的那什么,比方就是一个猴子吧,猴子虽不如大狮子,可同时也没有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满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是什么也不像,什么也没有了。必须是低下头去,把眼睛揉一揉,或者是沉静一会儿再来看。 可是天空偏偏又不常常等待着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于是孩子们困倦了,回屋去睡觉了。竟有还没能来得及进屋的,就靠在姐姐的腿上,或者是倚在祖母的怀里就睡着了。祖母的手里,拿着白马鬃的蝇甩子,就用蝇甩子给他驱逐着蚊虫。 祖母还不知道这孩子是已经睡了,还以为他在那里玩着呢! “下去玩一会儿去吧!把奶奶的腿压麻了。”用手一推,这孩子已经睡得摇摇晃晃的了。 这时候,火烧云已经完全下去了。 于是家家户户都进屋去睡觉,关起窗门来。 呼兰河这地方,就是在六月里也是不十分热的,夜里总要盖着薄棉被睡觉。等黄昏之后的乌鸦飞过时,只能隔着窗子听到那很少的尚未睡的孩子在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 那漫天盖地的一群黑乌鸦,呱呱地大叫着,在整个县城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据说飞过了呼兰河的南岸,就在一个大树林子里边住下了。明天早晨起来再飞。 夏秋之间每夜要过乌鸦,究竟这些成百成千的乌鸦过到哪里去,孩子们是不大晓得的,大人们也不大讲给他们听。只晓得念这套歌,”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究竟给乌鸦二斗粮做什么,似乎不大有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