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公关与礼仪-(第二版)

封面

作者:林友华

页数:34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404017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关与礼仪(第二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公关与礼仪(第二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于现代人立身处世、社会交往、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教给学生必要的公关知识和技能,养成得体的礼仪修养为出发点,融“公关”与“礼仪”于一体,注重“公关活动过程中的礼仪”和“礼仪的公关效应”。主要内容包括:公关与礼仪概述、个人形象与礼仪修养、组织形象与礼仪技巧、公关沟通礼仪、公关常规工作、涉外公关礼仪及相关附录资料等。  各章节中除了正文外,还精心编排了每节开头的“公关礼仪格言、警句”,试图起到开宗明义、画龙点睛之作用;选用典型“案例”以取鉴启迪;将相关常识放进“知识卡片”以扩大视野;在必要之处进行“温馨提示”以防止疏忽遗憾;精选耐人寻味的资料供“品读思考”以深化哲理内涵;每一节都附有“情景演练”“用心思考”“观察体验”“思辨讨论”等课内外活动建议,使教材既新颖别致、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富有理论深度及可读性、启迪性、易操作性,便于学习应用。  《公关与礼仪(第二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院校大学生基本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更可作为文秘类、公共事业类、文化教育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教材,亦可作为五年制高职、中职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士的参考读物和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公关与礼仪概述
第一节 公关概说
第二节 礼仪简述
第三节 公关与礼仪的关系

第二章 个人形象与基本素养
第一节 公关素养
第二节 仪表风貌
第三节 举止风度
第四节 语言艺术

第三章 组织形象与礼仪技巧
第一节 CI战略
第二节 专题活动
第三节 联谊交流
第四节 危机管理

第四章 公关沟通礼仪
第一节 应聘履职
第二节 拓展人脉
第三节 日常交际
第四节 民俗节庆

第五章 公关常见工作
第一节 公关文书
第二节 电话网络
第三节 产品推销
第四节 会见谈判

第六章 涉外公关礼仪
第一节 涉外公关礼仪通则
第二节 涉外日常交往礼仪
第三节 涉外公关实务
附录
附录一 礼仪箴言
附录二 待人处事谚语
附录三 现代基本礼貌用语
附录四 传统称谓
附录五 传统敬语、谦辞与婉辞
附录六 传统书信文雅礼貌用语
附录七 公历节日、纪念日
附录八 农历节日
附录九 各国概况资料网站
参考书目

节选

  加强危机管理是“四高”组织的一门必修课。“四高”组织是指高知名度、高成长性、高品牌排行、高管制(指直接危及人生命的产品或组织,如食品、药品、保健品、医院、交通等)的组织。  (二)危机的类型  常见的危机事件有:重大工伤事故,火灾、偷盗、抢劫等意外事件,消费者的抱怨、投诉、甚至起诉,舆论的负面报道,员工情绪强烈的对立,组织自身行为损害社会利益而受到的舆论攻击(如环境污染)以及被故意陷害、中伤等。具体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组织自身行为损害社会利益而引起的危机  如1984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泄漏事件,及中国一些地方化工厂、造纸厂违规排污,造成周围区域水污染的事件。  如2001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以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料馅”为主题,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陈馅,翻炒后再生产新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南京冠生园用冬瓜馅冒充凤梨馅,工人说那是因为凤梨太贵,冬瓜便宜。当记者向南京冠生园老总就此求证时,他振振有词地说:“用陈馅做新月饼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该事件导致有近80年历史的品牌南京冠生园在2002年2月申请破产。该事件还使2001年全国月饼销售量比上年同期锐减40%。  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社会组织充分重视社会利益,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事先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减少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一旦事发,应迅速采取措施改进,并在事后设法弥补社会的损失,挽回组织的声誉,维持与社会公众的良好关系。  2.意外灾难引起的危机  如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3年的H7N9禽流感和四川雅安地震,等等。  一般来说,在这类危机中组织主体的直接责任不大,关键在于处理是否及时、得当。首先,要尽快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与财产损失,使受伤公众及社会相关方面对组织的主动、认真负责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认同。其次,及时做好新闻媒体报道的工作,将真相告诉公众,消除谣言造成的危害,努力争取公正、有利的舆论环境。  3.组织内部原因引起的危机  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或产品中含有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成分,或组织内部的员工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如近年发生的涉及食品安全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类事件的直接后果与消费者直接对立,使组织形象和产品形象受到致命打击。  4.舆论负面报道引起的危机  舆论负面报道引起的危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真实报道,如违章排污、产品质量缺陷、内部员工伤害消费者的言行等。另一种是失实报道,往往是由部分公众向媒体的投诉引起的,也有一部分是因组织与传媒的个别记者交恶而受到中伤的。  传媒的舆论导向是非常明显的,在某种程度上,传媒还起到树立社会评价标准的作用,从而直接影响民众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态度与关注程度。在美国,人们将舆论视为司法、立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利”。因此.对任何一种舆论的负面报道,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真实的负面报道,组织的做法是:首先,以诚恳的态度向公众表明对此类事件改正的决心,主动采取行动,解决引起负面报道的有关问题,对因此事件受到损害的目标公众给予某种补偿,并告知公众,将以此为鉴,在组织制度健全、员工素质教育及承担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加以完善。对于失实的负面报道,应以严正的态度,用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如专家鉴定、权威部门鉴定、各类证明等,告诉消费者,并恰当地利用新闻发布会、公开声明等手段,抑制谣言传播,还组织及相关的产品以清白。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公关与礼仪-(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6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