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本雅明
页数:24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080509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本书特色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 1940),德国人,文学和美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先后在柏林、布赖斯高地区弗莱堡、慕尼黑和伯尔尼等地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离经叛道的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遭到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即终止了对学员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后,本雅明离开了德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陷于德国,他南逃,企图取道西班牙去美国,但在法西边境从布港警方获悉将被送交盖世太保后,他自杀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在20世纪后期为他赢得愈来愈高的声誉;他行文凝练,在作品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写来饶有诗味。他将社会批判、语言分析及历史怀旧情绪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伤与悲观情绪。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变而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修订译本)(精) 》便是对其作品的翻译和和校订。它包含了种种80年代特有的气质、理想、感受方式和语言风格特点。而这本书的流传史或接受史,贯穿整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从最早的西学同好小圈子(特别是“西马”和“现代派诗学”小圈子)里对它的激赏,到建筑理论界、电影理论界、艺术评论界对它的发现;从校园诗人和“地下文化”叛逆者的人手一册,到新兴半商业化媒体和“自由撰稿人”阶层对其文体的模仿;从80年代文化精英象牙塔里的一件秘籍,到21世纪初城市小资白领恶补“波希米亚”“都市游荡”和“颓废”的识字课本,《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步一步地完成了从“艺术”到“商品” 的成长史。用一种本雅明的方式来形容,“如果它能开口说话”,其自身的异化或物化,当远比所有对它的学术讨论更能给我们提供思想的原料。
目录
再版序
第一部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
一 波希米亚人
二 游荡者
三 现代主义
附录
论唯物主义方法
论趣味
第二部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
第三部 巴黎,19世纪的都城(随笔集)
一 傅立叶与拱门街
二 达盖尔与西洋景
三 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
四 路易·菲力浦与内部世界
五 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
六 奥斯曼与街垒
名词与人名注释
修订译本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