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殷崇高
页数:232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1673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有一样东西,比人的心思,更难琢磨;比激素的分泌,更难分析;比稀有的语种,更难叙述。
这是因为,它的成分多如汗毛,深似瀚海;它还没有固定的形状,甚至没有影子。它分秒不停地运动着,荡漾着,弥漫着,无所不在地渗透着。
它仿佛水,仿佛空气,无所不至。只是,若想用语言描述它,用语言捕捉它,则不啻于要把水点燃,要把空气抓在手里。
它就在我们身边,很具体;但我们却时刻要寻找它,它又很模糊。
它是什么呢?它就是传统文化。
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它是人类“分娩”的;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因为它也是历史“分娩”的。
这使传统文化有了丰富的底蕴,它几乎囊括了世界,概括了世界。它复杂,多端,有各式脸谱,诸如服饰、交通、军事、科学、民俗、体育、音乐、园林、哲学、遗迹等。
它很包容:在人类的成长中,它慷慨地提供了物质资助。
它很细腻:在心灵的荒野上,它体己地给予了精神支持。
它于我们,有哺育之恩。它成就了我们的身体、意识形态、知识、信仰、法律、道德、涵养、风俗等。
它的倒影,或多或少地,映入了几乎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它的脚印,或深或浅地,踏入了几乎每一个或古老或时尚的自然科学领域。
传统文化的正脸,是经史文化。在古代,它享有最高权威,最大规范性。因此,它的影响,极为深远。走过历史,在被称为“今天”的小站上,它暂且停靠,悄悄地、有力地影响着我们。
有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不明白。不明白所穿的服饰,何以如此?不明白音乐为何是现在这个样子?不明白科学的真面目是什么,不明白道路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文物非要收藏在博物馆里,园林有什么用,战争有什么价值?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多的不明白,为什么总是疑窦丛丛。原因就是,我们疏离了传统文化。我们冷淡了它,漠视了它,遗忘了它。
当我们遗忘了哺育自身的母体时,我们便迷失了。
从上古到殷商,若传统文化的胚胎时代;从东周到秦朝,若传统文化的童年;从汉朝开始,传统文化这个少年,开始成长、成熟;唐宋以后,传统文化俨然壮年了。
如果我们重新凝视它,进入它,探索它,思量它,那么,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明白,就会寻找到自我了。
作者简介
殷崇高:四川内江人,在上海从事中学历史和语文教育工作,长期致力于古战场的研究,对古代军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军事论文、小说、散文等累计100多万字。
相关资料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
如果人类是一棵树,战争与和平是树的果,那么,战争是最早成熟的,而和平却成熟较晚。
人类的活动,多种多样,十分花哨,战争只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个特殊的活动领域,以互相残杀为“特色”,野蛮与文明并行,粗暴与进步交错。
由于战争最为绵长,贯穿了整个人类史,所以,战争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人类活动,战争在历史中的比重最大。
在历史进程中,战争偶尔是“省略号”,更多的时候,战争是“逗号”,从无终结,永恒持续,没有长时间的停顿。战争,永无“句号”。
正是因此,战争创造了文明,也被文明所影响。
从洪荒时代开始,人类世界中,便有了血亲复仇,便有了炎黄二帝逐鹿中原。
接着,夏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国间谍战。有声有色,惊心动魄。
在商朝,女兵又出现了。她们冲锋在旷野上、荆棘中,红艳芳菲,勇武非凡。
神秘莫测的军阵,也已经成熟:“索阵”是用来进剿的;“囚逆阵”是用来疲敌的;“云阵”是用来射弩的;“羸阵”是用来围困的;“阖燧阵”是用来歼杀前锋的;“皮傅阵”是用来打击援军的;“错行阵”是用来声张军威的;“刲阵”是用来攻克高陵的;“雁行阵”是用来对抗荆棘山道上的敌人的;“锥形之阵”是用来火烧粮草的……
在看似落后的古代,先进的军事谋略,有如串珠,层出不穷,连缀不断。
到了春秋战国,已经有了经济战、心理战、水战、地形战、情报战;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情报武官;还有了世界上第一个遥感窃听器:地听。
秦汉时,全球第一场总体战出现了;在山野中,还有游击战;在大漠里,还有闪电战。
南北朝时,信息战横空出世了,极其时尚,分外可人。
唐朝时,古人竟然进行了两栖登陆战。而且,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地道战已被发明了。
宋朝时,正规的军事密码默默诞生,为密码学掀开了第一页。
明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枪炮部队,并发起了抗日援朝战争。
历史上,一共发生过4次援朝战争,有3次是抗日援朝:唐朝抗日援朝、明朝抗日援朝、清朝抗日援朝。其中,以明朝抗日援朝的战果最为辉煌。明军在取得胜利后的300年间,日本倭寇瑟瑟然,再也不敢东望。
中国古代军事迷离、神奇、机巧,望之怅然,析之入胜。
军事于当下,也并非毫无用处。
首先,军事中,激荡着历史的流云,浮泛着文明的涟漪。洞悉军事史,可凝视人类本身,解剖社会肌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存的意义。
其次,军事中,“埋伏着”战争规律,深藏着战斗指导。深察军事史,可防患于未然,有的放矢地备战、遏战、胜战。
军事不同于其他科学,战争不能“实验”。因为它发生在鲜血四溅的战场上,而人们不可能为验证某个军事思想,而发动一场战争。因此,古代军事史便是一个现成的“实验室”,走进去,乾坤无限,洞天别有。
本书特色
在地球上,战争比和平更早出现。从人类开始出现,为争夺食物、栖息地,而发展出战争。战争从未曾长久停歇过,它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过。中国各个朝代的灭亡与崛起,军事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书通过描述古代的战争史,展现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让人了解战争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更好地指引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目录
第一章 苍莽的夏商军事
咬牙切齿的血亲复仇
野草丛里的作战大动员
第一场跨国间谍战
商朝的女兵们
阴符:无字的密信
3000多年前的一次突袭
第二章 春秋战国军事大变局
天子的国防军
鳞片般的鱼丽阵
“昂贵”的车战
神出鬼没的“经济战”
先轸的心理战
中国最早的情报武官
兵学“熟透了”
以少胜多的玄秘
第一支“特种部队”
诡异的水战
地听:最早的遥感系统
打造“职业战士”
算命般的“地形战”
是谁让骑兵成了独立兵种
最苦的情报专家
疯狂的火牛阵
一次“静静的战争”
1人坑杀40多万人
虎符是不是兵符
1个计谋长达数年
第三章 秦汉军事,帝国大业
青铜剑与青铜箭
作战的两个心眼
世界最早的总体战
月球上可以看到的国防工程
酸楚的“军歌”
用风筝传递情报
打游击的鼻祖
像样的军官是什么样
帝国第一骑兵
西域的“闪电战”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军事对峙
1个计策,抵1万个兵
永载史册的“火攻”
一个精致的战役
7年训练出一支水上部队
柔软的攻心术
疑影重重的水战
南北朝的信息战
小马蹬改写了军事史
第五章 隋唐盛世,军事盛事
最著名的围城
在速度中进军
古人的两栖登陆战
唐朝的抗日战争
用思想打仗
借兵的结果
谁发明了地道战
演戏似的夺城
千年军阵
第六章 宋辽金元,军事复杂化
从“隆中对”到“雪夜对”
一床弩改变一场战争
最经典的“诱敌深入”
第一份正规的军事密码
小蜡丸里的军事史
世界守城战争的奇迹
第七章 明清军事,辉煌与衰落
绑架皇帝的绝招
神机营:明朝的枪炮部队
戚家军与鸳鸯阵
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
一个心眼的作战方略
古代大海战
康熙的对俄反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