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伯奎
页数:31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68100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已经基本掌握汉语语法,能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外族人或外国人而编著的读本,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全书分十五章,从汉语交际的构成、认知到汉语交际文化层面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刘伯奎,1948出生,教授。自幼家贫,读初中起寒暑假就卖大碗茶、修马路、推小板车。 孔子说:“三十而立”,他赧然。因为从干油漆工、任文工团员、铁路流动电影放映员开始,直至30岁才得到考大学的机会,遑论人生之“立”。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他默然。因为年届四十时,只是有了讲师工作岗位还没有教师事业目标,勤奋却难免追求茫然。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他开始欣然。在出版了独立原创的口才训练系列著作以后,发现自己已经走上了以“口才训练”为治学之路,并认定天命在此。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他终于豁然。因为在面对阻挠“被迫中断”口才训练研究,却在社会研究与社区教育领域意外开辟了一大块学术领地后,才突然发现,人生途中,那些“阻挠”你的人其实是在从另一面推着你再开始新的登攀,也是应当表示感谢的。 2013年,在“奔七”的人生中途,面对自己在“情商口才训练”和“社区社会研究”两大领域同时收获的系列成果,未来将怎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书特色
刘伯奎编写的《汉语交际一本通》的副标题之所以命名为“对外汉语教学高级读本”,是因为其目标着重于探讨汉语学习第三层次——用语文化。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汉语不是其母语但已经基本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词汇,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的人。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二章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套亲情近乎”——汉语交际的大文化背景研究第一节 中国人喜欢“套亲情近乎”的原因剖析第二节 中国人喜欢“表示谦虚”的原因剖析第三章 学习语言交际可以只关注日常交际吗——汉语交际的内涵及其主干项目研究第一节 汉语交际的内涵界定与把握第二节 汉语交际主干项目的特点分析第四章 汉语交际中的话语是如何“轧制”而成的——汉语交际的过程控制把握第一节 语言交际中告知、论证、鼓动对方的用语规则第二节 语言交际中肯定、夸赞、迎合对方的用语规则第三节 语言交际中婉拒、化解、转换对方的用语规则第四节 语言交际中贬斥、否定、驳斥对方的用语规则第五章 语境是怎样由要素构成的——语境构成的系统把握第一节 对于传统的语境“二分法”的反思第二节 语境四类要素有机合成的理论确立依据第三节 语境理论一纲三目框架的构建
第六章 语境四类要素的个性化构成特点——语境构成的细部认知第一节 人境类要素的特点与把握第二节 心境类要素的特点与把握第三节 情境类要素的特点与把握第四节 物境类要素的特点与把握第七章 语言交际场合为什么必须分类把握——话语行为与场合关系的能动把握第一节 怎样把握公开场合与非公开场合第二节 怎样把握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第三节 怎样把握职业场合与非职业场合第四节 怎样把握交际场合与非交际场合第五节 怎样把握高雅场合与通俗场合第六节 怎样把握友情场合与亲情场合第八章 共知成分在汉语交际中的应用价值——汉语交际构成认知之一第一节 语言交际研究中的共知成分第二节 共知成分对语言交际的客观性影响第三节 共知成分对语言交际的主观性影响第九章 标记语在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含义——汉语交际构成认知之二第一节 汉语交际中标记语的应用功能第二节 汉语交际中常用标记语的种类把握第三节 汉语交际中标记语实例剖析举枚
第十章 汉语交际中应当如何“用词”——汉语交际构成认知之三第一节 人称词的主要类别第二节 人称词的使用规则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规则第四节 量词的选用规则第五节 指示词语的选用规则第十一章 汉语交际中应当如何“造句”——汉语交际构成认知之四第一节 影响造句的多方面因素第二节 句型构建在语言交际中的三重“反比例关系”第十二章 汉语交际遵守着什么样的“文化原则”——汉语交际文化层面把握之一第一节 关于“合作原则”等几项原则的对比综合思考第二节 关于汉语文化语用(总)原则制定的思考第十三章 汉语交际中的语境调控与用语保证——汉语交际文化层面把握之二第一节 怎样在语言交际中避免观点对抗第二节 怎样在语言交际中避免情绪对立第三节 怎样在语言交际中实现气氛和谐第四节 怎样在语言交际中实现情境交融
第十四章 汉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与用语冲突——汉语交际文化层面把握之三第一节 交际用语差异与用语冲突的理论界定第二节 导致交际用语差异的原因与分类把握第十五章 汉语交际必须重视用语宽容——汉语交际文化层面把握之四第一节 关于用语差异与用语冲突的辩证思考第二节 用语对策的制定规则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