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俊华主编
页数:254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64074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师范院校系列教材·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系和内容的创新,力求贴近学前教育的现状,力求反映近年来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既要反映本课程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性,又要体现出其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应用性。
目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二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
第二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第三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四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书的填写
第三章 学前教育文献检索
第一节 学前教育文献检索概述
第二节 学前教育文献的种类及分布
第三节 学前教育文献检索的过程、方法和要求
第四章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 观察法的基本类型及原则
第三节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五章 调查法
第一节 调查法概述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访谈调查法
第四节 调查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六章 教育实验法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
第二节 教育实验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第三节 教育实验设计及基本类型
第四节 教育实验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第一节 行动研究法概述
第二节 行动研究法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行动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八章 作品分析法
第一节 作品分析法概述
第二节 作品分析法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九章 教育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育案例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案例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教育案例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教育案例研究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十章 教育叙事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与应用
第三节 教育叙事研究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SPSS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实施
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
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与类型
第二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与交流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二节 观察法的基本类型及原则 一、观察法的基本类型 在不同的情境、设计和手段下,教育观察活动的操作模式会有所不同。因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教育观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根据观察数据取得条件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优点是使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处于自然状态,故而能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日常教育环境中真实、典型的行为表现。其不足是观察者较多处于被动状态,整个观察活动及过程更多地取决于观察对象,此外,观察者也难以发现观察对象在非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行为。 2.实验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从而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它与自然观察法的显著区别在于:采用实验观察法时,观察者需要改变和控制某些条件。因而,使用实验观察法可以把各种偶然、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使观察对象的行为特点呈现得更加清晰;可以重复进行,能多次再现观察对象的各种行为,以便对其进行反复观察;可以有各种变换和组合,以便分别深入考查观察对象各方面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使观察者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事实和材料。因此,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 如前所述,本章讨论的观察法是狭义的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以上有关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的阐述,是为了让读者从宏观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观察法的含义和类型。在随后探讨的观察法的其他分类中,我们将限定在自然观察法范围内。 (二)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相关仪器,可以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考察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方法。由于直接观察法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因而直观、生动、具体,能避免中介环节引起的差错。但是,直接观察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观察者的感官只能接受一定范围的信息,如人眼不能记录发生在视角之外的事件;其次,感官的灵敏度有限,如人眼不能清楚地观察速度过快和过慢的物体的运动变化,且易发生错觉;再次,由于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限,观察者在观察时不可能注意到同时发生的许多行为和事件,也难以及时地将其精确记录下来以便随后分析,更不可能将其全部清晰地记在头脑中;此外,观察者的在场还可能引起观察对象的行为变化,使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有别于平常的典型行为。为此便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仪器来帮助观察、记录,这样就产生了使用相关仪器的间接观察法。 2.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方法。观察仪器既能把人的感官不能直接观察的对象变为可观察的对象.又能把人的感官难以同时、全部把握的对象变为可同时、全部把握的对象。观察仪器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人们观察的深度和广度。在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时,可使用的仪器有很多,如录音、录像、照相设备等。它们对提高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仪器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效进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间接观察法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如需要专门的仪器,经费开支较大,仪器的使用可能影响到观察对象的正常状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