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超越左与右-中国网络论坛的公共讨论与意识形态图景

封面

作者:乐媛

页数:251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57102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应当如何理解当前中国互联网中日益显现的意识形态冲突与分化?网络bbs论坛中的公共讨论是否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当前或历史上的社会变革相关联,并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展现出网民的态度分化与极化? 乐媛著的《超越左与右(中国网络论坛的公共讨论与意识形态图景)》针对上述问题,着眼于系统性地描述网络bbs论坛在某一截面和时期展现出的政治意识形态、网民态度行为与宏观社会变革之间的关联。在梳理历史与当前知识界左右意识形态论争的演变中,构建适用于划分网络政治派别的类型化指标。通过量化研究来验证诸多中国改革过程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与假设。旨在为读者勾勒一幅网络bbs论坛的政治意识形态图景。

作者简介

乐媛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武汉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本科。长期从事网络政治传播研究,在海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年来,研究兴趣还包括了台湾竞选传播及两岸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主持并参与了数项省部级青年基金项目与国家课题。

本书特色

应当如何理解当前中国互联网中日益显现的意识形态冲突与分化?网络BBS论坛中的公共讨论是否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当前或历史上的社会变革相关联,并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展现出网民的态度分化与极化? 乐媛著的《超越左与右(中国网络论坛的公共讨论与意识形态图景)》针对上述问题,着眼于系统性地描述网络BBS论坛在某一截面和时期展现出的政治意识形态、网民态度行为与宏观社会变革之间的关联。在梳理历史与当前知识界左右意识形态论争的演变中,构建适用于划分网络政治派别的类型化指标。通过量化研究来验证诸多中国改革过程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与假设。旨在为读者勾勒一幅网络BBS论坛的政治意识形态图景。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言
 研究缘起
 研究问题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网络公共空间:时空关系与反思性
 媒体与时空关系的重构
 反思性:沟通制度与行动者之主体性
 制度运转与政治文化
第三章 互联网政治的迷思与现实
 网络政治参与
 公共领域与网络协商
 网络极化
 网络bbs论坛及国内相关研究
第四章 超越左和右?网络政治派别的意识形态论争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左右政治划分
 中国左右意识形态的演变与分化
 中国网络政治派别
第五章 社会变革与网络政治讨论的争论焦点
 政治维度:民主与民族
 经济维度: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社会维度:公正与家庭伦理
 文化维度:传统与个人自由
第六章 实证假设与研究方法
 分析框架
 命题与研究假设
 数据收集
 方法论问题
 主要变量与交互信度
第七章 论坛空间与政治倾向
 左派论坛与右派论坛
 内容维度:论坛间政治倾向比较
 论坛间议题分布比较
 分布差异比较:四维对数线性模型
第八章 政治维度:民族与民主
 强国论坛:体制内的认同与批评
 猫眼论坛:西方与民主自由
 天涯杂谈:多元的政治表达
 新浪杂谈:温和的主流声音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经济维度: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强国论坛:既定制度的批评
 猫眼论坛:自由市场的逻辑
 天涯杂谈:全球竞争的反思
 新浪论坛:经济讨论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十彰社会维度:平等公正与家庭冲突
 强国论坛:结果平等的公正观
 猫眼论坛:机会平等的公正观
 天涯杂谈:家庭伦理的维系与解构
 新浪杂谈:多元的社会表达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文化维度:儒家与传统价值
 强国论坛:文化讨论边缘化
 猫眼论坛:反儒与反传统
 天涯杂谈:文化激进主义
 新浪杂谈:多元的文化表达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网络态度的极化与特征
 网络极化的存在与缺席
 网络极化与意识形态
 个体网民行为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讨论与结论
 网络空间与意识形态的分化
 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变革
 网络极化与政治激进主义
 结论与展望:重思网络政治文化
 附录1 主帖编码表
 附录2 政治派别划分关键词
 附录3 回帖态度编码操作化
 附录4 议题分类关键词
 附录5 主贴陈述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超越左与右-中国网络论坛的公共讨论与意识形态图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5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