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宗蕴璋
页数:3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404021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质量管理(第四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质量管理总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审核与质量认证、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常用方法、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经济、质量改进、服务质量管理、顾客满意、产品质量责任与义务和卓越质量管理等内容。 《质量管理(第四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体例新颖,体现时代性与先进性,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强调能力培养。《质量管理(第四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工程类专业、涉外经贸类专业教材,亦可作为成人教育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第四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开发有相关数学化教学资源,具体获取方式请见书后“郑重说明”页的资源服务提示。
作者简介
宗蕴璋,教授,现任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从事高等教育30余年,主讲质量管理、管理学课程。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曾兼任企业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企业投资项目咨询专家、江苏省质量信用评审专家、常州市市长质量奖与区长质量奖评审专家。指导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获得省、市教育教学成果10多项。
目录
第一节 质量概述
第二节 质量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世界质量奖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节 IS0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第三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三章 质量审核与质量认证
第一节 质量审核概述
第二节 企业内部审核的程序和内容
第三节 质量认证概述
第四节 质量认证制度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四章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与IS09000
系列标准的关系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
程序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五章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第一节 定性质量管理方法
第二节 定量质量管理方法
第三节 新七种质量管理方法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六章 质量控制
第一节 质量控制概述
第二节 工序质量控制
第三节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控制图的运用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七章 质量检验
第一节 质量检验概述
第二节 抽样检验
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组织与实施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八章 质量经济
第一节 质量经济性管理概述
第二节 质量成本
第三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九章 质量改进
第一节 质量改进概述
第二节 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步骤和工具
第三节 质量改进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第四节 员工参与质量改进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十章 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节 服务概述
第二节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第三节 服务质量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十一章 顾客满意
第一节 顾客满意及顾客满意度
第二节 顾客满意度调查
第三节 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十二章 产品质量责任与义务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质量义务
第三节 产品质量责任
第四节 企业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第十三章 卓越质量管理
第一节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节 卓越绩效管理
本章小结
同步测试
参考文献
节选
第四,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调查分析。产品实现过程的分析,一般应在组织的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下,首先列出产品实现的主要工作过程和工艺流程,分析和识别关键(特殊)过程和分过程。排列各过程的先后或平行顺序,以及过程与过程之间的接口关系。查明第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实物和(或)信息,以及各过程的目标、资源、文件、验证要求和记录。然后再综合分析各产品实现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效率。调查分析的同时,努力去发现哪些过程具有改进的机会。 第五,确定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组织现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重新研究,在最高管理者的主持下做必要的修订。要发动各部门让员工们参加方针目标的修订,经汇总后供决策层参考,使所确定的方针目标更有群众基础。 第六,分析和确定组织结构。根据组织的规模、产品种类、行政体制的不同,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中小型规模、产品品种单一的企业,一般采用单一的组织结构,各主要职能成为其子系统,实行集中管理。大型和多类产品的企业往往采用多元的组织结构,实行分散管理。在分析组织结构时,还应对现有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组织结构的分析结果应以框图形式加以表达,报最高管理层审查批准后定稿。 第七,质量职能分配。确定组织机构之后,应在最高管理者主持下,将IS09001:2008标准的各条款所规定的质量活动(除合理删减的条款外)逐一地分配到各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可以用矩阵图形式编制质量职能分配表;以规定各部门(岗位)承担的责任。 第八,评审调查结果。对体系的调查分析和确定过程也就是体系的初步设计过程。为了集思广益,可将以上调查分析的结果,在文件编制之前组织一次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评价体系的适合性(包括体系的整体性和可行性),过程网络的完整性,过程结构的合理性和接口相容性以及责任分配的正确性。在最高管理者的主持下,根据评审的意见对体系原分析和策划的结果做必要的修改。 (三)编制文件阶段 编制质量体系文件是将体系分析和策划的结果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设计阶段,也是质量管理的立法过程。 首先,编制文件阶段首先应制定文件编制计划。根据体系分析策划的结果,列出质量体系文件目录,识别各文件内容所涉及体系标准的相关条款号,区别各文件编制方式,如对原有文件进行修改、对原有文件进行重写和新编。确定每个文件的起草人、审核和批准的责任者,规定各文件的初稿、修改稿和报批稿的完成期限以及全套体系文件最迟发布日期。 其次,规定文件的体例和标识方法。质量体系文件在组织内应有统一的体制和格式。通常程序文件应包括:目的、范围、定义、职责、工作程序、质量记录、相关文件和附录等内容。文件的章节编排和字体变化可参照标准的格式。质量体系文件应有系统的标识方法,确保文件易于整理、检索和识别。文件的标识通常有文件类别的代号、编号和文件名称三部分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