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宏伟
页数:307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96289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获得资源控制权是实现产业链和谐的基础,资源控制权取决于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即对关键环节的准确定位、利益的均衡分布以及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行业性声誉危机的发生是以产业链为载体的多重利益主体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博弈失衡的结果,是产业链组织形式与财务资源配置的错位导致声誉危机的爆发。程宏伟、冯茜颖、黄薪萌编著的《声誉危机治理 –基于资源控制权专用性投资与产业链的研究》从国家声誉、产业声誉、企业声誉三个递进层次,从宏观和谐环境的营造、中观和谐体系的构建、微观和谐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声誉危机的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
程宏伟,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会计学与公司金融系主任。经济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在公司财务管理、资源产业经济、资源企业管理、区域规划等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等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其他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科研奖励20余项。代表性研究成果《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获得四川省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本书特色
获得资源控制权是实现产业链和谐的基础,资源控制权取决于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即对关键环节的准确定位、利益的均衡分布以及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行业性声誉危机的发生是以产业链为载体的多重利益主体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博弈失衡的结果,是产业链组织形式与财务资源配置的错位导致声誉危机的爆发。程宏伟、冯茜颖、黄薪萌编著的《声誉危机治理 –基于资源控制权专用性投资与产业链的研究》从国家声誉、产业声誉、企业声誉三个递进层次,从宏观和谐环境的营造、中观和谐体系的构建、微观和谐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声誉危机的治理机制。
目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声誉危机成因的产业链解析
一、产业链声誉形成路径不合理隐含声誉危机
二、产业链组织形式不适应环境变革诱发声誉危机
第三节 乳业的竞争背景——市场诱惑下的疯狂扩张
第四节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是奶源建设还是营销渠道
第五节 乳品企业是否掌握了产业链控制权
第二章 专用性投资与企业声誉
第一节 专用性投资与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
二、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企业声誉形成模型的基本构造
二、专用性投资与企业声誉互动模型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专用性投资变化趋势分析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企业声誉与融资成本
第一节 声誉与融资成本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企业声誉嵌入融资成本的研究
第三节 制度背景
一、政府干预的历史渊源与社会经济基础
二、转轨经济下的国家信用垄断与政府隐性担保
三、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声誉链解析
四、中国上市公司的优序融资悖论
第四节 理论模型
一、融资成本模型的基本构造
二、机制设计结构与融资成本
第五节 应用与证据
一、实证背景
二、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三、机制结构设计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检验
第六节 声誉机制与融资成本优化路径
第四章 声誉可持续的企业能力基础
第一节 声誉与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企业成长能力影响因素
第三节 企业成长能力形成与演化机理
一、企业成长能力形成机理
二、企业成长能力演化动力模型
三、资产结构与成长能力互动模型
第四节 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与分类
一、企业成长能力综合指数构建
二、基于综合指数的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与分类
三、市场预期下的企业成长能力分类
四、企业成长能力组合分类
第五节 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现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消费者认知与企业声誉危机治理
第一节 消费者认知与市场差异
一、丰田召回中美市场消费者关注差异
二、丰田召回中美市场赔偿差异
三、丰田召回中美市场声誉惩罚效果差异
第二节 社会性专用资产与消费者认知
一、丰田汽车市场专用性资产
二、丰田汽车政府监管成本
三、丰田汽车违法成本
第三节 消费者认知能力提升与企业声誉危机治理
第六章 市场反应与企业声誉危机治理
第一节 市场反应的文献解读
第二节 声誉危机事件的市场反应
一、三聚氰胺事件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
三、酒鬼酒塑化剂事件
四、紫金矿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第三节 声誉危机综合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