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适度不敬:REITS之父萨姆·泽尔自传

封面

作者:萨姆·泽尔(SamZell),侯伟鹏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217735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适度不敬:REITS之父萨姆·泽尔自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商界精英的自传,也是一部投资启示录、管理哲学书、成功创业书,更是一个天生就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移民后裔在美国的奋斗史。
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萨姆·泽尔,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也是美国最具创造力的交易人之一。他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市场机遇,大胆地根据供需形势采取行动,以抓住先发优势。
泽尔讨厌循规蹈矩,想法多、点子多,并且喜欢折腾是他的典型特征。在这本引人入胜的自传作品中,他以真诚而幽默的笔触,回忆了自己作为一个犹太移民的儿子,最终造就财富传奇的非凡历程,并详细记录了所参与的重大交易的关键细节,坦诚分享了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包括如何识别被低估的资产、如何制定稳健的投资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投资陷阱。此外,他还分享了对领导力和管理的看法,并深入剖析了经营企业的方式。
作为卓越的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家,泽尔虽经挫折,却从不言败,总是乐观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他敢于尝试,创意不断,勇于承担风险,不凡的洞察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让他总能快速占领市场先机。他在商业和管理理念上不拘一格,倡导开放共享和共赢,并乐于助力他人成长,始终坚守商业道德底线……所有这些,都使他成为美国商界卓尔不群的存在。相信他的经历、人格,以及关于投资、管理、创业的理念,能够为众多想要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人提供启发和力量。

目录

引言 当所有人都向左的时候,你不妨看看右边
第一章 移民的后裔
在我所认识的将不可能之事变成可能的人当中,父亲应该算是第一个。34岁的时候,他在纳粹德国的恐怖阴影中带着我的母亲和姐姐历经21个月的大逃亡,最终到达安全之地。
第二章 大学时的第一桶金
大三的时候,我的朋友跟我提到他的房东准备把两所房子打通,改造成一栋有15个单元的学生公寓。于是我俩鼓捣出一份简单的说明手册,就去向这个房东毛遂自荐来负责管理公寓了。
第三章 我的个人准则
我来到了芝加哥,原本打算在法律行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在被拒绝了43次之后,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四章 坟墓舞者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贷款和建筑热潮,造成了大量房地产“僵尸”企业,于是就相应地出现了某个人或者公司专门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这也正是我“坟墓舞者”称号的由来。
第五章 危机驾临
我一直坚信,当面临最差的情形时,反而能够激发出最好的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危机接踵而至,挑战异常艰巨,对我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第六章 卡珊德拉的预言
卡珊德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虽拥有准确预测未来的能力,却因为阿波罗的诅咒而无人信她。我就像这位女祭司一样,对房地产行业做出了严重的警示和提醒,可悲哀的是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儿——“不能铭记过去的人,未来注定要重蹈覆辙”。
第七章 教父的要约
理查德是这样答复黑石集团的:“萨姆说,必须得是教父要约才行——条件好到令人根本无法拒绝。”最终,这笔房地产交易的总价值为390亿美元。在市场最高点出售其实并非我的本意,我只是收到了一份难以拒绝的“教父要约”罢了。
第八章 希望渺茫
2009年我所准备的年度礼物叫“希望渺茫”。这次不是往常的音乐盒,15年来,这是我首次寄出没有音乐的年度礼物,附带的便签上第一句就是“音乐已经停止”。
第九章 无远弗届
当我得知路易威登和其他高端零售品牌正在蒙古国开设店铺,不禁心生疑问:蒙古国只有不到300万人,其中超过70万人属于游牧民,那些游牧民怎么会需要路易威登呢?于是我就踏上了对蒙古国的考察之旅。
第十章 幕布之后
许多企业都是遵照丛林法则运营的——一个人的成功,必然取决于另外一个人的失败。但这在我们公司行不通,因为我们这里十分强调分享,一味遮遮掩掩只会让你埋没不显。我会挖掘出员工最大的潜力,而他们也会让我展示出最好的自己。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第十一章 “他让世界有所不同”
美国的发展成长离不开企业家精神,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移民所带来的。从本质上来说,来到这里的移民都是自己选择的。他们选择冒巨大的风险,离开自己的祖国,远离自己熟悉的一切,追求未知的未来。这是理念和信仰的力量。
第十二章 我的工具箱
我跟芝加哥公牛队的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共进晚餐,聊到了迈克尔·乔丹,感叹这位运动员的优秀和伟大。菲尔说:“真正让乔丹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让其他所有人都变得更好。”我简直想象不出比这更高的赞美之词了。
致谢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适度不敬:REITS之父萨姆·泽尔自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