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立刚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0965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儒家文化与现代交往理性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现代西方社会的交往困境和儒家沟通伦理,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探究儒家沟通伦理在解决现代社会交往困境中的关键作用,并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指出,儒家沟通伦理不仅为中西方文化对话提供新的可能,而且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独特价值,为现代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张立刚,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媒介与社会变迁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1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为中西方文化对话提供新的可能,而且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独特价值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交往困境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儒家伦理的传播社会学阐释
第三节 疏解现代交往困境的儒家伦理方案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现代社会的构成与运作
第一节 现代社会如何可能
第二节 现代社会秩序如何可能
第三节 现代社会如何变迁
第三章 现代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与交往困境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个体化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交往困境与认同危机
第三节 全球化与新技术的冲击
第四章 儒家“仁爱”沟通伦理的现代性可能
第一节 厘清“知识”与“道德”的边界
第二节 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第三节 对从“人与物”到“人与人”秩序观的反思
第五章 儒家“仁爱”沟通伦理的现代性转换
第一节 现代社会交往伦理的普遍法则
第二节 现代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塑造
第三节 现代社会家庭共同体的再嵌入
第六章 儒家“仁爱”沟通伦理的现代性价值
第一节 疏解现代社会的交往困境
第二节 重释中西方文明的冲突论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的打造
第四节 中西方跨文化交往的实践方案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
前 言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进程,不同的文化圈具有不同的现代性面貌。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反思现代性学者,如贝克、吉登斯、鲍曼、阿伦特等人发现,现代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产生了一系列现代社会的交往弊病。“脱嵌或解域”“去传统”“时空分离”“全球化”“再嵌”“反思性”等理论成为理解当前现代社会变迁与社会失序的重要维度。如今,现代人的日常交往中充斥着“后真相”“个体孤独”“知识的不确定”“多元价值与文化冲突”“风险社会”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交往困境。
交往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传播、沟通在语义上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建立。现代社会是由众多社会个体通过连续的交往过程形成的一张超大且复杂的社会之网,参与者通过语言、符号、媒介等赋予彼此沟通与理解的意义,人们在交往的关系中产生了共通性的理解,社会结构也正是由交往的共通性建立起社会秩序的原理。中国儒家文化为现代中国迈入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与引导,尤其是儒家的沟通伦理让现代中国社会自我消解很多现代性的弊病。正是儒家的沟通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协调作用,使中西方社会在沟通的伦理上找到共通的语言,从而为中西方文化的对话提供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