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6卷:Vol.6

封面

作者:赵联飞,赵锋主编

页数:280页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89513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6卷:Vol.6

内容简介

第6卷特稿邀请了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吴喜之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林绍福教授从多学科的视角围绕“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展开专题笔谈;收录了卢晖临教授访谈实录“田野调查的‘道’与‘术’”。

“方法前沿”讨论和反思了整体网分析、群体差异的率分解和回归分解方法、家乡作为田野等研究方法。

“论文”探讨了线上访谈中的欺诈行为、被害易感性的界定与测量、后殖民理论下社会科学实证的表征转向、叙事治疗干预老年人情绪障碍等问题。

“新知与书评”收录了对唐娜·哈拉维《灵长类视觉:现代科学世界中的性别、种族和自然》、贺雪峰《村治模式》和《在野之学》的评论,前者对女性灵长类科学家在知识生产中反思主流“父权”叙事、建立积极的行动网络以及多重领域的实践进行讨论,后者对华中乡土派村治模式调查与研究方法展开评论。

作者简介

赵联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研究方法、互联网与社会、青年研究、港澳研究。

赵锋

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后,研究方法为社会学研究方法。

相关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是国内有关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的独一刊物,将为社会研究方法本身的讨论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空间。——仇立平(上海大学教授 (退休),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原主任,《社会》原执行主编) 我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总觉得国内学术界缺少了一份专门探讨社会研究方法的学术期刊,导致许多社会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缺少学术交流。研究方法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这也影响到许多实际社会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的质量。现在,《社会研究方法评论》 创刊了,这不仅仅是社会学类的刊物中又多了一个成员,更重要的是它弥补了中国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研究方法刊物方面的一个大空白!——风笑天(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

本书特色

日前,DeepSeek“横空出世”,并在全球爆火出圈,这一盛况再度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已势不可挡!

显然,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将迎来新转折和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恰逢其时,《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6卷》邀请到了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从多学科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笔谈。

社会科学专家乔晓春教授,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对中国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积极拥抱新技术,并推动改变相应的教育制度,是社科学界当下应有的姿态。

统计学专家吴喜之教授,指出了传统统计学的局限,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算力的提高,以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将大展拳脚。

计算机科学专家林绍福教授,分析了社会科学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框架,还展示了智慧养老、精神健康等应用场景下的社会科学人工智能研究框架。

目录

特 稿

“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专题笔谈:

 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乔晓春

 统计、数据科学和大语言模型//吴喜之

 社会科学应用人工智能的场景、框架与挑战//林绍福

田野调查的“道”与“术”//卢晖临 刘圆圆

方法前沿

整体网分析前沿综述//何蛟龙

群体差异的率分解和回归分解方法:发展与应用//梁展韬 王安迪

回归故里:家乡作为社会学研究田野的方法论再思//佘国梁

论 文

线上访谈中的欺诈行为:挑战、影响与应对策略//苏义丰

被害易感性的界定与测量——以“杀猪盘”案件为例//段知壮 张闻羽

何以实证底层?——后殖民理论下社会科学实证的表征转向//刘尚麟

叙事治疗干预老年人情绪障碍的研究与展望——基于系统文献 回顾法的研究述评 //高艺倩

新知与书评

科学知识生产中的叙事、行动与实践——读《灵长类视觉:现代科学世界中的性别、种族和自然》//唐沈琦

村治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方法价值——评《村治模式》和《在野之学》//陈瑞燕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6卷:Vol.6》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