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维宽
页数:41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97518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复原了广西高层政区与广西边疆的形成过程,自此中央王朝对岭南边疆的治理主要围绕广西而展开;厘清了历代广西地缘结构变动与中央王朝治边策略调整的关系,指出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经历了从古代固守封疆观念下“制内为主,御外为辅”向近代领土观念下“御外保边”的大转变;系统探讨了影响历代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结构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郑维宽,四川广安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边疆史和人口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3部,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
本书特色
本书复原了广西高层政区与广西边疆的形成过程,自此中央王朝对岭南边疆的治理主要围绕广西而展开;厘清了历代广西地缘结构变动与中央王朝治边策略调整的关系,指出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经历了从古代固守封疆观念下“制内为主,御外为辅”向近代领土观念下“御外保边”的大转变;系统探讨了影响历代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结构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目录
第一章 秦汉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地缘条件与策略
第一节 独特的地缘条件与秦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经略
第二节 地缘结构调整与西汉王朝治理岭南地区的策略
第三节 东汉王朝对岭南西部统治的渐趋深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广西边疆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动与治策调整
第一节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岭南政局变动的地缘基础及治策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岭南边疆外地缘的演变
第三节 两晋王朝治理岭南的地缘政治思想及策略
第四节 南朝时治理岭南地区的军政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广西边疆地缘政治结构的演变与治策的逐步完善
第一节 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
第二节 唐朝统一岭南的策略与广西高层政区的设置
第三节 唐代岭南地缘政治结构的演变与王朝的治边策略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西部地缘形势的变化与治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广西高层政区的确立与治边策略的系统化
第一节 宋代广西高层政区的确立与地缘防御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时期广西边疆的地缘结构与王朝治策的深化
第一节 元代广西边疆的地缘结构与治边策略
第二节 明代广西边疆的地缘结构与治策的深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广西边疆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治边策略的转向
第一节 清中前期广西边疆的地缘形势与治理策略
第二节 清后期广西边疆的地缘危机与治边策略的转向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影响历代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因素分析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图表目录
图
图1-1 秦代今广西境内所置郡县示意图
图1-2 西汉时期岭南西部置郡示意图
图2-1 三国吴时期岭南交州辖郡示意图
图2-2 西晋时期岭南交、广二州辖郡示意图
图3-1 唐代今广西境内“三管”示意图
图4-1 宋代广南西路政区设置及边疆形势图
图5-1 元代今广西境内政区设置示意图
图5-2 明代广西军政形势示意图
图6-1 清代广西军政形势示意图
表
表1-1 西汉时期今广西境内所置郡县情况
表2-1 东晋时期历任广州刺史统计表
表2-2 两晋时期历任交州刺史统计表
表2-3 南朝梁时岭南西部“州”的新置情况
表2-4 南朝宋时岭南西部的政区设置情况
表2-5 南朝齐时岭南西部的政区设置情况
表2-6 南朝宋时广州刺史对岭南地区的军事统辖情况
表2-7 南朝宋时交州刺史对岭南西部的军事统辖情况
表2-8 东晋南朝时期杜慧度家族在交州任职情况
表3-1 隋代今广西境内政区设置情况
表3-2 唐代今广西境内的“三管”辖区情况
表3-3 唐中期岭南地区的军政区设置
表3-4 唐后期岭南地区的军政区设置
表3-5 唐代岭南西部羁縻州的分布
表3-6 五代时期岭南西部各州隶属变动情况
表4-1 两宋之交广西高层政区辖境的调整
表4-2 宋代广西境内羁縻政区的分布
表4-3 南宋广西寨堡的分布
表4-4 北宋中后期广西厢军驻防情况
表5-1 元代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政区的设置情况
表5-2 明代广西流属政区与土属政区的分布
表5-3 明代广西改流州县复土情况
表5-4 明代今广西境内卫所设置情况
表5-5 万历时桂西土兵数量统计
表5-6 明代广西巡检司的地理分布
表6-1 清前期广西烟瘴分布情况
表6-2 嘉庆时广西烟瘴职缺的分布
表6-3 清后期广西境内土司的存留情况
表6-4 清代广西土兵的分布
表6-5 清中前期广西境内“道”的设置演变情况
表7-1 唐代贬谪岭南官员统计
表7-2 元代广西两江道宣慰司站赤的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