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研究: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封面

作者:董红波等著

页数:245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82515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研究: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简介

书稿为宁波诺丁汉大学在“生活思政”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学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重要归纳和产出。全书涵盖理论依据和框架、目标构建、育人方法及成效等方面的内容。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中外合作大学生活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探讨,结合哲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等多个学科领域,提出了创新的育人模式,可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书适用于高等教育管理者、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从事国际化教育实践的教师同行和学生。

作者简介

董红波,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流,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教育学博士,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章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导论
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缘起
第二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理论依据
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哲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教育理论依据
第三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政策理论依据
第三章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理论框架
节 育人目标:思想政治领域的核心素养
第二节 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育人途径:实践中的反思性生活经验
第四节 育人原则:守正创新,显隐结合
第五节 育人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反思内省
第六节 文化载体:打造多样化的育人阵地
第七节 制度环境:以制度建设体现管理育人
第四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目标构建
节 中外合作大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标框架构建
第二节 中外合作大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问卷调查
第三节 生活—实践育人模式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育人途径
节 人文素养:我们探寻的是以生为本的核心内涵
第二节 健康素养:真正的健康,是心理与身体的健康
第三节 自我管理:学生懂学生,所以学生才能 好地管理学生
第四节 社会责任:将 化的智慧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第五节 认同:学习感知中国文化,令我 加热爱我的民族
第六节 跨文化交流:让多元的文化激烈碰撞,进发出绚丽的火花
第六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育人原则
节 多元互观,中国立场
第二节 扩充快乐体验,创建幸福生活
第三节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第四节 多途并举,因材施教
第七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育人方法
节 善于把握生活契机进行非预设性提问
第二节 积极创造平台组织开放式交流探讨
第三节 创新实践活动吸取学生多样化反馈
第八章 宁波诺丁汉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阵地打造
节 阳明文化研习基地
第二节 宁波帮博物馆研习基地
第三节 河姆渡文化研习基地
第四节 宁诺生活区街区与楼宇文化基地
第五节 艺术中心
第六节 浙江省 人文交流基地
第七节 “生活思政”工作室
第九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制度建设
节 制定《中国文化课·实践课学分制度及申诉须知》
第二节 以学生团体为基础,打实地基
第三节 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涵,使其 可观、可触、可感
第四节 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学分体系,集成校园资源丰富实践内容
第五节 构筑“金字塔状”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第六节 通过制度和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体系
第七节 用规章制度完善后勤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第八节 “一体两翼,隐显互动”的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体系
第十章 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的育人成效
节 坚定心志,强健体魄
第二节 见证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转变
第三节 社会责任感的别样体现
第四节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彰显
第五节 用智慧书写创意的青春
后记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外合作大学生活-实践育人模式研究: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