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建平
页数:17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4137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有文献表明,财经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相关研究多以欧美上市公司为主,分析了财经媒体报道是否对股市、公司治理结构、财务舞弊和经理人报酬造成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初涉该领域,开始研究媒体在公司治理、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探讨媒体、法律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检验媒体对投资者行为、资产定价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探寻媒体监督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盈余操纵、独立董事辞职行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而极少有人涉足媒体报道与独立审计关系的研究,相关文章更是凤毛麟角。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现实和财经媒体报道现状,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首次探讨了财经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监督治理功能对审计师定价、发表审计意见等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以弥补媒体监督在独立审计领域治理作用文献的缺失和遗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张建平,女,湖北武汉人,汉族,1981年2月出生,先后获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师,经济师。主要从事审计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基础会计研究。在《审计与经济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EI检索论文3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校级课题四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本书特色
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所产生的治理作用现在已经开始被学者关注,而在独立审计领域的作用则鲜有人研究。张建平的博士论文《媒体监督与审计师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选题新颖,具有前瞻性,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书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现实和财经媒体报道现状,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首次探讨了财经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监督治理功能对审计师定价、发表审计意见等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弥补媒体监督在独立审计领域治理作用文献的缺失和遗憾。
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媒体监督
二、审计师行为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媒体功能的文献综述
一、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二、媒体的监督治理功能
第二节 审计师行为的文献综述
一、审计定价行为
二、审计意见行为
第三节 媒体监督与审计师行为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审计师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审计师行为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经济人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四、保险理论
五、声誉理论
第二节 审计师定价行为与审计市场的供需
第三节 审计师行为与成本效益决策分析
一、审计师发表失真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审计师发表真实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审计师发表失真审计意见与真实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四节 审计师行为与博弈过程分析
一、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行为
二、审计师行为的博弈分析
第四章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师行为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我国财经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二、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形成机制分析
第二节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定价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三节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意见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五章 媒体监督与审计定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媒体监督与审计定价
二、媒体监督、企业性质与审计定价
三、媒体监督、审计师类型与审计定价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描述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
三、相关性分析
四、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媒体监督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媒体监督与审计意见
二、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审计意见
三、媒体监督与次年审计意见改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描述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
三、相关性分析
四、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启示
二、政策建议一:完善财经媒体的监督
三、政策建议二:规范审计师的行为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