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澄清,孙洪伟编
页数:350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14189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选收集了我国润滑脂工业奠基人陈绍澧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品开发、制造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等发表的37篇文章及1部著作, 反映了我国润滑脂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表述了对润滑脂内部结构分散体系等科学观念, 并提出丝发新产品和展开基础科学研究等一系列设想的建议?
本书特色
上个世纪60年代,陈绍澧先生根据当时国际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的进展和世界宇航等高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极高的科学预见性及时而果断地开展了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固体润滑材料研究的新领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多项有意义的成果,是我国润滑油脂工业的奠基人。 该文选收集了他当时就新产品开发、制造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等发表的37篇文章及出版的1部著作,反映了我国润滑脂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当时当时已经达到的科学研究水平。文选还表述了对润滑脂内部结构分散体系等科学观念,并提出了开发新产品和展开基础科学研究等一系列设想的建议。 这些建议迄今对科研生产应用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润滑脂工业发展史和每一位从事润滑脂生产、应用和科研的人比读文献。同时,也期望读者能继承和发扬陈先生以任务带动学科的方法、用基础研究推动和提高我国润滑脂和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水平,进一步开创到新的高度。
目录
一 关于在我所所进行的润滑脂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讲稿
二 关于皂-油体系的胶体安定性之研究第一报 贮存温度与润滑脂的分油的关系
三 关于皂-油体系的胶体安定性之研究第二报 在KCA压力分油器上的分油-温度关系
四 关于皂-油体系的胶体安定性之研究第三报在硬脂酸钠-十六烷体系上甘油的胶溶作用及游离碱的聚析作用
五 关于皂-油体系的胶体安定性之研究第四报 压力、凝胶强度、分散相浓度与分油的关系
六 关于皂-油体系的胶体安定性之研究第五报 分油前后的皂-油体系的性质
七 自玉门油井井口沉积物及柴达木盆地天然地沥青提取的提纯地蜡及凡士林
八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润滑脂
九 在偏光镜下的皂-油凝胶
十 专著《润滑脂》
第一章 一般介绍
第二章 润滑脂的组成
第三章 润滑脂的分类和性质
第四章 润滑脂的制造
第五章 润滑脂的评价及选择
第六章 润滑脂的结构和研究工作
中外文献
中外名次术语对照
十一 一种多用途的润滑脂
十二 一种适用于高温及抗水的润滑脂
十三 锂皂润滑脂的相转变和锂皂纤维的生长
十四 农业机械土滚珠轴承用润滑脂
十五 从天然地沥青提纯高熔点地蜡
十六 关于发展我国润滑脂工业的几个问题
十七 润滑脂的亮场相差显微象
十八 表面亲油性膨润土的研究(Ⅰ) 膨润土表面的胺化及共分散性质
十九 非胺化膨润土润滑脂
二十 润滑脂强度极限的测定
二十一 复合皂基润滑脂的特性之研究(Ⅰ) 复合钙皂-MBII体系
二十二 复合皂基润滑脂的特性之研究(Ⅱ) 复合钙皂-十六烷体系的显微观察
二十三 复合皂基润滑脂的特性之研究(Ⅲ) 复合钙脂-温度特性
二十四 酞青基高温润滑脂的试制
二十五 高熔点提纯地蜡及以它为稠化剂的低温航空润滑脂
二十六 用压力毛细管黏度计测量润滑脂的黏度
二十七 润滑脂的微针入度计及微工作剪断器
二十八 一个改良的润滑脂滴点加热装置
二十九 润滑脂的微量离心分油测定方法
三 十 平板纵向移动塑性仪
三十一 二硫化钼的添加对几种皂基润滑脂的润滑性质的效应
三十二 润滑脂高温分油量之测定
三十三 几种表面覆盖物对降低水表面自然蒸发的效应
三十四 润滑脂的制造和应用
三十五 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石油的化学与工艺学
第三章 润滑油和润滑脂
三十六 润滑脂——一个以油为分散介质和以皂-油凝胶粒子为分散相的结构分散体系
三十七 润滑材料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十八 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52-1961年间在润滑脂方面的研究工作报告与资料目录
陈绍澧先生生平(一)
陈绍澧先生生平(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