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联崑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25176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妇科恶性肿瘤生殖学(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总论篇”介绍了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生育力的深远影响及患者生育力保护策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殖风险,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法律、遗传咨询和心理评估问题。“基础篇”系统性地阐述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分子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展现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技术,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启发。“临床篇”详细介绍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交界性及恶性肿瘤、滋养细胞肿瘤等不同妇科肿瘤中,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生育能力评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指南,涵盖了孕期监测、并发症处理、分娩方式选择等内容,旨在确保母婴安全,减少复发风险,能够为妇科肿瘤、生殖医学和围产医学领域专家提供肿瘤生殖方面的参考,助力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治疗的同时实现生育的愿望。
作者简介
王建六,现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盆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腹腔镜和宫腔镜等妇科内镜手术。
本书特色
①作者权威,内容前沿。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目录
总论篇
第一章 妇科恶性肿瘤生殖学概述
第一节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人口学
第二节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第三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育力保存现状
第四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进展
第五节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的新技术
第二章 妇科恶性肿瘤生育人文科学
第一节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风险
第二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殖相关伦理问题
第三节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常见相关法律问题
第四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殖的遗传咨询
第五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殖的心理健康
基础篇
第三章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对生殖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节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分子机制进展概述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逆转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 化疗致生殖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
第四节 放疗致生殖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
第四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新技术
第一节 干细胞治疗和修复子宫内膜体系的研究
第二节 基因编辑逆转宫颈癌技术的研究
第三节 生物工程在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中的应用
第四节 针灸、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修复生殖功能的研究
第五节 新型卵巢保护剂的研究
第五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研究
第一节 妇科恶性肿瘤生殖低温学
第二节 胚胎的冷冻与复苏
第三节 卵母细胞的冷冻与复苏
第四节 卵巢组织冷冻与复苏
第五节 带血管蒂的卵巢移植
第六节 卵巢激活
第七节 子宫移植
第六章 生育对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
第一节 妊娠和分娩对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
第二节 哺乳对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
临床篇
第七章 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
第一节 手术适应证
第二节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生育能力评估
第三节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
第四节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妊娠结局
第五节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后妊娠期及围产期处理
第八章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及解读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生育能力评估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后的助孕治疗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复发风险
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后的妊娠期及围产期处理
第七节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子代结局
第八节 中医针灸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中的应用
第九章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第一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
第二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生育能力评估
第三节 上皮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
第四节 非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
第五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后的复发风险
第六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助孕方式
第七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后的妊娠期及围产期处理
第八节 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子代安全性
第十章 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第一节 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及解读
第二节 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生育能力评估
第三节 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化疗药物的选择
第四节 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随访
第五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后的妊娠时机
第六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再妊娠管理
第七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妊娠后的子代安全问题
前言
据2020年全球癌症年报显示,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为209万,其中乳腺癌42万、宫颈癌11万、子宫内膜癌8万、卵巢癌6万,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均列于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的前十位。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女性肿瘤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生存期显著延长,为了让患者在肿瘤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能够正常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升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其生理功能和生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往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化疗,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放疗、化疗都会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患者永久地丧失生育能力,对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大约40%的宫颈癌、12%的卵巢癌及15%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育龄期女性,而这些患者大多有生育要求,因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成为大家关切的热点。保护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解决年轻肿瘤患者生育需求,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逐步得到临床证据的支持。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了第一个包括成人及儿童的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指南,201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有力地推动了该领域发展。
为了总结国内外在肿瘤生殖领域的工作经验,规范和引领该领域发展,我们组织国内专家编写《妇科恶性肿瘤生殖学》,本书共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