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肇中
页数:31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353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黄道周儒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在“天人秩序”的宏阔视野下,以黄道周的问题意识作为思想建构的基点,分别从日常生活世界及思想演进、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心性论思想、礼学思想、史学思想等方面构建其儒学思想世界。王学末流近乎佛禅的学风导致晚明儒家社会道德的深重危机。这一对于儒学陷溺于“异端”之说的焦虑,是黄道周问题意识的起点,引致他“救之以六经”。在某种意义上,六经的宗旨在于探明天人之际,建构理想的天人秩序。然而,儒学陷于空幻玄荡之境与政治社会的纷乱衰颓无不表征理想天人秩序在晚明的失落。如上情形引燃黄道周致力于儒学重建的激情。
作者简介
杨肇中,原名杨毓团,男,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迄今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修身养性系列丛书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多项。近年来,主要从事明清、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
本书特色
《天人秩序视野下的晚明儒学重建》内容简介:黄石斋先生道周乃晚明一代大儒,其学贯天人,极博穷微,经史百家,无不随问阐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天人秩序视野下的晚明儒学重建》系全面系统地研究黄道周儒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但是“漳海(石斋)之学如武库无所不备”,相信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的空间还很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晚明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
第一节晚明政治与社会概述
第二节批判思潮的多元涌现
第三节闽南地域文化与学风
第三章黄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进
第一节少年异禀与放浪不羁的文士之风
第二节青年才俊与学术批判的锋芒
第三节“道尊于势”与儒者的铮铮风骨
第四节礼学经世与“不可为而为之”的外王实践
小结一个儒者的问题意识及学术理路的追寻
第四章“弥纶天地,统括天人”
——黄道周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易学源流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本于天地,准于日月”
——黄道周的易学思想
第三节“天人感召,阴骘相协”
——黄道周与阴阳五行说
小结天学建构的特质
第五章“凡人学问,处处要从心性中来”
——黄道周心性论思想
第一节晚明“无善无恶”论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阴坠于佛,以显争于禅”
——黄道周对宋儒道统论之批判
第三节“气有清浊,质有敏钝,自是气质,何关性上事”
——黄道周性本论
第四节“做圣贤人,不吃便饭”
——黄道周工夫论
小结人学的内在建构
第六章“欲达天道,顺人情,则舍孝何以乎”
——黄道周礼学思想
第一节晚明礼学崛兴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
——黄道周对“礼”之宇宙本体论阐释
第三节“孝为教本,礼所由生”
——黄道周对《孝经》的阐释
第四节“爱、敬者,礼乐之本,中和之所由立”
——黄道周重建儒家礼秩世界的实践路径
第五节“君臣之伦通于绝域,朋友之道喻于极贯”
——黄道周论“朋友”一伦之于君臣伦理的意义
小结人学的外在建构
第七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黄道周史学思想
第一节“经以制心,史以制事”
——“经史并重,以史证经”的方法论
第二节“据实直书”与“天人相与”
——史学的价值论
第三节“事必有因,机须待触”
——史学的经世功能论
小结建构天人之学的实学指向
第八章结语
第一节黄道周的批判意识与经世实用之学
第二节黄道周的学术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黄道周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晚明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
第一节晚明政治与社会概述
第二节批判思潮的多元涌现
第三节闽南地域文化与学风
第三章黄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进
第一节少年异禀与放浪不羁的文士之风
第二节青年才俊与学术批判的锋芒
第三节“道尊于势”与儒者的铮铮风骨
第四节礼学经世与“不可为而为之”的外王实践
小结一个儒者的问题意识及学术理路的追寻
第四章“弥纶天地,统括天人”
——黄道周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易学源流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本于天地,准于日月”
——黄道周的易学思想
第三节“天人感召,阴骘相协”
——黄道周与阴阳五行说
小结天学建构的特质
第五章“凡人学问,处处要从心性中来”
——黄道周心性论思想
第一节晚明“无善无恶”论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阴坠于佛,以显争于禅”
——黄道周对宋儒道统论之批判
第三节“气有清浊,质有敏钝,自是气质,何关性上事”
——黄道周性本论
第四节“做圣贤人,不吃便饭”
——黄道周工夫论
小结人学的内在建构
第六章“欲达天道,顺人情,则舍孝何以乎”
——黄道周礼学思想
第一节晚明礼学崛兴以及黄道周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
——黄道周对“礼”之宇宙本体论阐释
第三节“孝为教本,礼所由生”
——黄道周对《孝经》的阐释
第四节“爱、敬者,礼乐之本,中和之所由立”
——黄道周重建儒家礼秩世界的实践路径
第五节“君臣之伦通于绝域,朋友之道喻于极贯”
——黄道周论“朋友”一伦之于君臣伦理的意义
小结人学的外在建构
第七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黄道周史学思想
第一节“经以制心,史以制事”
——“经史并重,以史证经”的方法论
第二节“据实直书”与“天人相与”
——史学的价值论
第三节“事必有因,机须待触”
——史学的经世功能论
小结建构天人之学的实学指向
第八章结语
第一节黄道周的批判意识与经世实用之学
第二节黄道周的学术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黄道周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