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夏民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2030843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百强孝义》:
撤县设市以来,孝义市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低谷、迈向辉煌的历史性飞跃。
本书点面结合,阐述了孝义市撤县建市2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翻天覆地的变化。颂扬了孝义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的独特魅力与“孝义范式”,热情讴歌了孝义人民一行孝仗义,包容大气,先行先试,勇创“流”的时代精神。
《民情风俗》:
《民情风俗》以孝义地域为基本范围,以孝义民间风俗为主要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与采访座谈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并采用了孝义文化工作者的众多成果。本书按照中国民俗学的一般理论框架,分列经济习俗、人生礼仪、家庭宗族、村落民风、节日风俗、信仰习俗、社火杂戏、游艺竞技8章,客观详实地展现了孝义社会风习的多个层面。
《天纵英才》:
《天纵英才》是介绍孝义名人的第二部书,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名声显赫的十几位孝义籍人士。其中有省级领导、杰出学者、金融专家、大学校长、军界精英、两院院士及著名主持人。撰写中力求全面展示他们的家世、经历、功勋、业绩、人格、操守及个性。
孝义名人,在大历史上,可能将只被凝结为一个名字。可是当我们把这些扁平的名字铺展开来,就会发现她是那样的波澜壮阔异彩纷呈。
《戏曲评话》:
《戏曲评话》评说了古往今来,重点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活跃在孝义大地的晋剧、孝义碗碗腔改革为真人舞台表演之后的人文历史、来龙去脉、优伶名家、珍闻轶事等。文本采取章回评话形式,大致以时间为顺序’以编排、上演的有影响的重点剧目为线索,随剧说事,以事评人,其中穿插了近二百余首诗、词、曲、赋,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朴实流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乡言研究》:
本书是孝义方言的调查研究报告。全书共分十章,对孝义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分析。本书与作者已经出版的《孝义方言志》比较,增加了孝义方言连读变调分析,增加了孝义方音与中古音的比较,增加了大量词语,增加了三字组、四字组成语例释。标音举例部分也增加了一些谜语、儿歌,增加了一篇故事、一篇方言快板剧,具有丰富的语料。本书可供语言学工作者、语文教师和民俗工作者、地方志工作者参考,对地方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聂元龙,男1947年生于上海市,祖籍山西武乡,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审。先后任《山西通志,民俗方言志》主编、《山西大典》副总编、《山西文化资源地图》主编、《太原市志·民俗卷》主编、《山西省志·民俗志》主编、《晋商文化旅游区志》副主编等;经手编辑出版各类书刊5000余万字,个人发表250余万字,专著有《山西民俗摭拾》、《音乐欣赏十讲》等。现任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IOV)中国区专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等。
燕霄飞,197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19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多发表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山西文学》等刊,曾获共青团中央2006度“文化名人”称号、第三届赵树理奖提名、《黄河》优秀小说奖等奖励。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马夏民,山西孝义市人。为山西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执教四十余年,曾任孝义中学分校校长、孝义第三高中校长’孝义市政协第三、四、五届常委。现任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吕梁市优秀人才。代表作有《关于中学人文精神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杨雄薄赋辨》、《〈汾州府志v点校》、《思维与阅读》、《-考展望》、《人生驿站》、《彰显忠孝,情系民生》、《张益小考》等’累计正式发表著述200余万字。
本书特色
王正树主编的《孝义文化丛书(第2辑共5册)》是孝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丛书选题以孝义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古迹、村落民情、风俗方言、工艺技艺为主要内容,结合当今孝义的实际,设立若干课题,充分展示孝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转型跨越发展的巨大成就。全书分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人物风采类、文学艺术类、民俗风情类、文物古迹以及晋商文化等七大类。
目录
前言
引子 吕梁山下有孝义
第一章 峥嵘岁月
第一节 孝义这片热土
第二节 撤县设市
第三节 优势与瓶颈
第四节 同心接力
第二章 铿锵足音
第一节 思路与出路
第二节 “三步走”战略
第三节 壮士断腕转型跨越
第四节 经济新高地
第五节 打一场“产业结构调整”持久战
第六节 招商与拒商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航母启航
第一节 工业经济
第二节 农业经济
第三节 商业经济
第四章 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园林城市建设
第三节 交通建设
第五章 多彩孝义
第一节 党的建设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节 科技兴市
第四节 教育优先
第五节 文化强市
第六节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
第七节 富民工程
第六章 大爱孝义
第一节 领导关怀
第二节 辉煌建设的领头人
第三节 城市名片的背后
尾声孝义舰将孝义精神播向远方
后记
《民情风俗》
前言
概论
第一章 经济习俗
第一节 农耕习俗
第二节 林业习俗
第三节 畜牧习俗
第四节 渔猎习俗
第五节 手工习俗
第六节 商贸习俗
第七节 衣食住行
第二章 人生礼仪
第一节 生育养成
第二节 婚姻嫁娶
第三节 生日寿诞
第四节 丧葬祭祀
第三章 家庭宗族
第一节 家庭与婚姻
第二节 宗族与亲族
第三节 称谓
第四章 村落民冈
第一节 村民
第二节 村名
第三节 村政、村风
……
第五章 节日风俗
第六章 信仰习俗
第七章 社火杂戏
第八章 游艺竞技
后记
《天纵英才》
《戏曲评话》
《乡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