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小远,杭爱明主编
页数:361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429234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市场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市场调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结合市场调查的实践介绍了主要的调查方法,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比较强。如同《市场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书名所示,《市场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突出了原理和方法的内容,同时考虑到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有着较深的关联,《市场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特别增强了有关统计预测方面的内容。《市场调查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既适用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各个层次,也能让从事市场调查和市场营销的人员作实用参考。
目录
第一节 市场调查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二节 市场调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市场调查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市场调查中的道德问题
复习与思考
第二章 市场调查的类型和步骤
第一节 市场调查的类型
第二节 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市场调查的步骤
复习与思考
第三章 抽样设计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抽样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节 随机抽样
第四节 非随机抽样
复习与思考
第四章 文案法
第一节 文案法的特点和原则
第二节 文案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 文案资料的管理
复习与思考
第五章 问卷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方法简述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程序和原则
第三节 量表设计
第四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复习与思考
第六章 访谈法(一)
第一节 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 访谈法的实施流程
第三节 定性调查方法简述
第四节 焦点小组访谈法
第五节 其他定性调查方法
复习与思考
第七章 访谈法(二)
第一节 定量调查方法简述
第二节 人员访谈
第三节 基于传播技术的访谈
第四节 自我管理访谈
复习与思考
第八章 观察法和实验法
第一节 观察法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观察法的程序、应用及误差控制
第三节 实验法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第四节 实验法的实施及应用
复习与思考
第九章 调查资料的处理
第一节 问卷登记、审核和分组
第二节 资料编码和数据录入
第三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复习与思考
第十章 描述统计方法
第一节 交叉列表分析
第二节 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
第三节 数据的离中程度分析
第四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分析
复习与思考
第十一章 统计推断方法
第一节 推断统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参数估计
第三节 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第四节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复习与思考
第十二章 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
第三节 判别分析
第四节 聚类分析
复习与思考
第十三章 市场调查报告
第一节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二节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
第三节 市场调查报告的评价
第四节 市场调查结果的口头报告与辅助工具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第十四章 市场调查组织
第一节 市场调查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第二节 市场调查组织及人员的职责
第三节 市场调查人员的选派和培训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节选
二、非随机抽样的组织形式 1.便利抽样 便利抽样也称方便抽样、任意抽样、偶遇抽样或就近抽样。它是根据调查人员的方便与否来抽取样本的一种非随机抽样组织形式,即这种方法事先不确定样本点,样本点是随便选取的。其常用做法有街头随访、拦截式访问、邮寄调查和问卷调查等。例如,想要了解消费者对某商场物价和服务状况的看法,就在商场内或门口向进出往来的顾客询问所要调查的问题。又如,为了判定某个湖泊是否已被污染及已被污染的程度,在有关专家认为该湖水混合均匀的前提下,专家便在自己最方便的地点取样进行检测,那么此结果自然具有说服力。 便利抽样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省时省力,节省调查经费,效率很高,并能为非正式的探索性调查提供很好的数据源。缺点是取得的样本偶然性很大,存在着选择偏差,如调查人员的自我选择、抽样的主观性偏差等,因而样本的代表性较差,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低。只有当目标总体各单位间差异不大,即个体同质时,采用便利抽样获取的样本才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所以这种抽样一般不能用来推断总体,即方便样本不适合描述性调查和因果关系调查,而比较适合于探索性调查。它可以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产生想法和假设。实际操作中,便利抽样多用于探索性调查或正式调查前的预调查。 2.判断抽样 判断抽样又称主观抽样、立意抽样、目的抽样和专家抽样。它是基于调查人员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依据对总体有关特征即实际情况的了解,从目标总体中抽选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作为样本单位,或由了解情况的专家圈定样本的一种抽样组织形式。确定样本单位的具体做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选择最能代表普遍情况的群体作为样本,常以“平均型”或“多数型”为标准。也就是说,既可选择能代表总体平均水平的单位构成“平均型”典型样本,来实现把握目标总体平均水平大体位置的调查目的;又可选择能代表总体中占多数的单位组成“多数型”(也称众数型)判断样本,以实现掌握目标总体中多数总体单位所处现状的调查目的。例如,某企业要调查其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销售的情况,根据主观判断选择了一些同时对销售双方产品有代表性的零售商品作为判定样本。又如,调查中国钢铁行业的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及改革等状况,所挑选的样本单位一定得避开鞍钢、宝钢和首钢等几家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其原因是尽管它们钢铁产量占全国的大半,但是它们的管理水平、运营等能力不能代表众多钢铁厂的现状。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总体的全面统计资料,按照主观设定的某一标准,选择样本。例如,调查中国钢铁行业的产品和产量现状,只要对鞍钢、宝钢和首钢等几家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足以大致掌握我国钢铁工业的年产量情况了,因为这几家钢厂钢产量占全国的大半,把握了它们的生产情况就可以把握总体的生产情况。特别当调查目的是了解、探索某一现象及事物产生异常的原因时,便会需要选择“极端性”的总体单位,来“解析麻雀”查找根源所在。例如,在问卷设计阶段,为检验问卷设计得是否得当,则会有意地选择一些观点差异悬殊的人作为判断样本,即调查人员专找那些偏离总体平均水平者进行调查,以确定问题答案的选项。可见,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判断抽样的特例。 正是由于判断抽样是“有目的”地主观选取一些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组成判定样本,所以使得调查人员对目标总体有关特征的较深入的了解成为应用这种抽样组织形式的前提。它常常用于无法确定总体边界或总体单位规模较小,单位之间差异也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调查人员对总体比较了解的情况;或因调查时间、人力、费用等条件限制而难以进行大规模抽样的情况。它更多地用于探索性调查以发现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其效果过分依赖于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的了解程度、判断水平及结果分析与解释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