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卢进勇
页数:4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403890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了回归高度专业化、偏爱跨国并购投资和加速向第三产业与高附加值行业进军等一些新的趋势。在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全面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系统介绍和论述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组织形式、相关理论与政策、经营与管理战略、全球生产经营网络、研究开发、生产与营销、财务与税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同时紧密联系国内外实际,对全球500强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状况、国外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情况和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模式等进行了分析。 另外,《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在各章后面还附加了生动翔实的经典案例,以解释和检验书中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以成为政府部门或企业培训员工时选用的教材,当然也不失为业界同仁的一本参考书。
作者简介
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经济学搏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学科带头人,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外国直接投资(FDI)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投资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商务部WTO投资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中国利用外资与海外投资、“走出去”战略、企业并购与重组等,曾主持多项政府或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已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50余部,已在境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其中有的著作和论文获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如“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和“中国图书奖”等。 刘恩专,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国际贸易实务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经济顾问。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奖和论文奖等多项奖励。广泛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999年受欧盟资助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国际管理学院作访问学者,2004年在日本政府资助下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从事国际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卢进勇、刘恩专编著的《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与实际、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在论述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同时,对实用性的操作知识加以介绍。另外,本书在各章后面还附加了生动翔实的经典案例,以解释和检验书中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以成为政府部门或企业培训员工时选用的教材,当然也不失为业界同仁的一本参考书。
目录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
第四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
第一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概述
第二节 主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
第三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投资理论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投资理论
第五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第六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战略
第一节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战略的类型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成长战略
第四节 跨国公司所有权选择战略
第五节 跨国公司的市场战略
第六节 跨国公司的文化战略
第七节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第八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经营网络
第一节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与价值链
第三节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与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四节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与中国发展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关系
第五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策略
第三节 各国政府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管制
第四节 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五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让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和保护的方式
第三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谈判、价格与支付
第四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跨国公司的研发、生产与营销管理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研发管理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生产管理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营销管理
第四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跨国公司的财务、税收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融资与现金管理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税收策略
第五节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六节 案例研究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剖析
第一节 500强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
第二节 500强跨国公司分析
第三节 500强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
……
第十章 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第十一章 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
第十二章 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的管理
附录 专业词汇中英文汇编
参考文献
节选
市场不完全性使得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外部市场周转中间产品,协调经营活动。因此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必须对外部市场实行内部化,即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产品所有权的交换是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市场内部化避免了所有权交换引起的利益摩擦,从而可避免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知识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专利、管理技能、商业信誉)本身的特殊性质使企业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获得企业的竞争力。知识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知识、技术、技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耗费时间长,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差别定价和歧视性定价是实现知识价值的主要形式。但是,现有的专利制度不允许歧视性定价行为,故知识产品内部化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主要途径。第二,知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研究与开发,在研究项目结束以前的任何阶段,如果该企业打算出售这种知识,就很难确定可能获得的价值。并且,由于难以估价,企业就愿意以内部转移定价来实现知识的流动和价值。第三,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是“共享”的,它对于某一人或企业的供给并不减少对他人的供给,某一人或企业的享用并不妨碍他人的享用。如果将知识产品提供给某个企业或个人,它就不可能或至少要花很大的成本才能阻止他人从中受益。知识产品的内部市场转移,可避免技术泄漏的潜在风险,保证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第四,知识产品市场存在买方不确定性。由于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对知识产品的评价往往不一致。买方对知识产品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不愿意支付令卖方完全满意的价格。这样,将知识产品内部化是避免卖方风险的必要途径。上述这些特点说明:知识产品内部化可以给跨国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些收益主要来自:创造内部未来市场,建立歧视性价格体系,降低谈判成本,消除买方不确定性,降低政府干预的影响等。 毫无疑问,市场内部化过程也是有成本的,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市场分割的成本,主要指内部化分割外部市场后带来的企业规模收益下降。二是附加的企业内部交流成本。内部化要求交易保密,严防泄漏,需要增加安全开支。这种交流成本随着集团内部公司间地理距离和社会、语言、心理障碍的扩大而增加。三是东道国对外国企业的政治歧视,也会给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带来政治风险。四是内部市场的管理成本。实行市场内部化,扩大了企业经营范围,增加了人力和财力,加大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内部化理论力图克服现存的各种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缺陷,从跨国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过程出发,研究外部市场对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作出新的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