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承学 著 著
页数:54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02416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发生与演变指向时代的审美选择与社会心态,文体史也是人类感受世界、把握世界的历史。作者从事古代文体研究三十余年,始终坚信文体形态是有意味的形式,文体研究应该追求一种有灵气、有思想的学术境界。本书将文体作为研究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视角,针对具体可感的古代文体形态,诸如先秦盟誓、汉代策问、六朝挽歌、唐代判文、宋代评点、明代八股、晚明小品……阐幽探赜,考察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与文化的况味,努力在中国本土文体语境中“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本书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1982年、1984年分别获中山大学中文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0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委员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文史馆馆员等。1999年获 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被授予“广东省 社会科学家”称号。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体形态与文体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近古文章与文体学研究》及论文多种。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思勉原创奖、 华人国学成果奖等。
本书特色
文体的历史是人类感受世界、把握世界的历史。在常人看来,文体是孤立而静态的。但如果把文体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放到历史场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文体是丰富而鲜活的。譬如春秋战国时的合纵连横与先秦盟誓的形成,魏晋政局动荡与挽歌的风行,六朝援佛入华与忏悔文的出现,明清科举与八股文愈演愈烈,晚明心学发展与小品文的繁兴……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作者笔下,文体诉说着时代的精神、历史的发展、文化的迁移以及集体的审美选择。
目录
第一章 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章 论谣谶与诗谶
第三章 秦汉的职官与文体
第四章 策问与对策——对一种考试文体的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五章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
第六章 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
第七章 六朝的忏悔文与杂体诗
第八章 论古诗制题制序史
第九章 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
第十章 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第十一章 集句论
第十二章 论宋代檃括词
第十三章 评点之兴──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
第十四章 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
第十五章 明代八股文
第十六章 论“序题”——对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批评形式的定名与考察
第十七章 晚明小品
第十八章 论晚明清言
第十九章 文字游戏与汉字诗学——《诗牌谱》研究
第二十章 作为批评文体的“读法”
附录一 唐诗中的留别与赠别
附录二 复杂的“杂文”
吴承学著述编年
初版后记
第四版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