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行政执法实务及案例解析

封面

作者:刘强主编

页数:342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8016881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同时还强调:“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  行政执法活动是各级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法治政府条件下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随着行政执法任务不断增加、行政执法要求不断严格,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不合法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政府形象,损害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中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们特邀请法律界专家编写了《行政执法实务及案例解析》。《行政执法实务及案例解析》针对广大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当前行政执法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选取了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监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九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每章后都配有【典型案例分析】和【综合能力检测】(包括单选、多选、简答和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规范和要求进行了准确解读。附录中共收录了行政执法常用综合性法律、法规11部,突出了实用性、指导性,既是讲解行政执法规范的教科书,也是查询行政执法规定的工具书。

目录

绪论 依法行政
第一章 行政执法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执法对象
第四节 行政执法依据
第五节 行政执法程序
第六节 行政执法行为
【典型案例分析】“钓鱼执法”到底是执法还是违法
【综合能力检测】

第二章 行政许可
第一节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原则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费用与监督检查
第五节 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资格考试是否必须参加指定培训
【综合能力检测】

第三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原则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实施
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王某某不服某县工商局行政委托处罚案
【综合能力检测】

第四章 行政强制
第一节 行政强制的概念与原则
第二节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四节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五节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节 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执法城管“请 ”违规小伙执勤三小时违法又违规
【综合能力检测】

第五章 行政执法监督
第一节 行政执法监督概述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 行政执法监督的手段
第四节 行政执法监督队伍
【典型案例分析】监察部等四部门调查处理吉林长春、辽宁盘锦等
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
【综合能力检测】

第六章 行政监察
第一节 行政监察制度概述
第二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与管辖
第三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与权限
第四节 行政监察的程序
【典型案例分析】郑筱萸受贿渎职案
【综合能力检测】

第七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原则
第二节 行政复议范围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关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五节 行政复议中的法律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郭某申诉某计生办颁发离婚证书案
【综合能力检测】

第八章 行政诉讼
第一节 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三节 行政诉讼参与人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典型案例分析】“闯黄灯”引发的行政诉讼案
【综合能力检测】

第九章 国家赔偿
第一节 国家赔偿概述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适用范围和构成要件
第三节 行政赔偿
第四节 司法赔偿
第五节 国家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典型案例分析】冤狱10年,叔侄俩各获国家赔偿110万余元
【综合能力检测】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节选

  《行政执法实务及案例解析》:  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指对一般违法案件实施处罚所普遍适用的基本程序。相对于简易程序而言,这种程序严格、复杂一些,适用也广泛得多。具体包括:  (一)立案  这是行政处罚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一般程序时的第一个环节。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控告检举材料和自己发现的违法行为,认为需要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并决定进行调查处理的活动。行政处罚的案件,除依法采用简易处罚程序以及在法定情形下采取紧急措施的以外,都须经过立案阶段,先立案再进行调查处理。对在行政管理中发现的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需要立即查处的,必须在事后补办立案手续。行政处罚的立案对于防止行政机关滥施行政处罚,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组织迅速查处违法行为,避免案件的推诿和久拖不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应当填写立案报告表,经主管负责人审批后即为立案。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及时予以立案;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或者违法行为轻微的则不予立案。对通过审查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将案件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如决定立案应当及时通知利害关系人;如不予立案,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或组织应当制作附理由的不予立案决定书,送达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对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的或者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调查  调查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处罚机关对立案处理的案件,为了查明行政违法案件的事实真相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获取证据和采取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活动。调查是行政处罚程序的必经步骤,行政机关必须先调查取证,再决定处罚。调查取证应符合下列几项基本原则:(1)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和收集各种有关证据。(2)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难易程度组成调查人员或调查组进行调查取证,负责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在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向被调查人员出示有关证件。(3)调查人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4)行政机关在调查案件时有关单位和个人都有作证以及协助的义务,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拒绝提供有关证据。  调查取证的程序大致由调查和取证两个阶段构成,此外还包括为保证调查取证顺利进行或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后执行而采取强制措施的步骤。  1.调查。调查是执法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向案件的当事人、证人及利害关系人了解案件情况的活动。调查活动最经常的表现形式就是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询问应如实制作笔录。询问笔录由询问人阅读或向被询问人宣读,并由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盖章。询问当事人或证人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同时,被调查人员应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  2.取证。执法人员除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证人进行调查外,还必须进行收集证据的活动。取证具体包括提取和索取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进行现场勘验和鉴定几个方面。  3.强制措施及其他相关措施。为了调查取证的需要或保证行政处罚的执行,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可依法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和对证据的保全措施以及其他法定措施。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这些措施主要有检查、扣押、查封、冻结、扣留、担保等。  (三)审查决定  一般经立案调查终结的案件,由调查取证人员或者听证会主持人向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机关提出处理意见,由所在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决定。对于未经听证的案件,在处罚决定作出之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允许其申辩。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或组织,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决定,如处罚决定、不予处罚决定、撤案决定、移送决定等。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上述相应的处理决定,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行政执法实务及案例解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