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们是谁-云南维西玛丽萨人的身份重构

封面

作者:李志农,丁柏峰

页数:26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30139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玛丽玛萨人是一个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不足3000人的鲜为人知的族群。自21世纪初,玛丽玛萨人开始了民族文化的积极认同和构建,并通过不同群体间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重新定义和诠释自己的文化身份,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文化身份的建构,对于一个生活在多民族杂居地区的人口较少族群,其边缘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对话,其重大意义可从多重视角来解读。本书还从人类学的视角,对玛丽玛萨人的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以附录形式对以往对玛丽玛萨人的研究、记录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作者简介

  李志农,1969年1月生,副研究员,博士,现就职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院,长期从事西藏政治史和文化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云南藏区族际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点招标课题“云南藏区区域文化研究”,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边境少数民族需求调查”,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云南藏区多偶家庭的人类学解读”,211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奔子栏——一个遥远藏族村里的民族志”。著作有《奔子栏藏族锅庄》、《融痕——滇西北汉藏文化边缘奔子栏藏族村落民族志》。发表过《麦克马洪线的由来及实质》、《藏化与回归——云南迪庆“藏回”的文化走向》、《藏彝走廊“藏回”文化特征探析——以迪庆“藏回”为例》、《云南藏区宗教关系探索》等十多篇论文。

  丁柏峰,汉族,1972年1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93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参加工作;2008年在青海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目前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土族村寨调查》《融痕——滇西北汉藏文化边缘地带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等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9年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本书特色

     玛丽玛萨人是一个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不
足3000人的鲜为人知的族群。自21世纪初,玛丽玛萨 人开始了民族文化的积极认同 和构建,并通过不同群体间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重
新定义和诠释自己的文化身 份,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文化身份的建构 ,对于一个生活在多民族杂居
地区的人口较少族群,其边缘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 对话,其重大意义可从多重视 角来解读。
     《我们是谁(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身份重构)/
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还从人类学的视角,对玛丽玛 萨人的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 查,并以附录形式对以往对玛丽玛萨人的研究、记录
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我们是谁(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身份重构)/ 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作者李志农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引言

  第一节  相关理论和研究范围

  第二节  玛丽玛萨人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地点、研究方法和本书布局

第二章  玛丽玛萨人的民族志概述

  第一节  地理空间和人文环境

  第二节  建制沿革和行政区划

  第三节  维西的纳西族与玛丽玛萨人的民族识别

  第四节  玛丽玛萨的族源、人口分布与姓氏来源

  第五节  玛丽玛萨人的语言文字

  第六节  玛丽玛萨人的亲属称谓

  第七节  多神共荣的宗教信仰

  第八节  生命历程的三大节点:成人礼、婚礼与葬礼

  第九节  玛丽玛萨人的村落公共组织

  第十节  玛丽玛萨人的饮食文化

  第十一节  玛丽玛萨人的传统服饰

第三章  玛丽玛萨人的文化解读与阐释

  第一节  散居族裔视角下的玛丽玛萨人文化身份重构

  第二节  姻亲关系与礼物流动视角下的玛丽玛萨人社区

  建构与族群认同

  第三节  连续统:玛丽玛萨人同一族群的不同认同

  第四节  节日的建构与玛丽玛萨文化传统教育

第四章  去向何方?——全球化背景下玛丽玛萨文化的生存展望

附录一  方志文献及调查报告

附录二  塔城镇玛丽玛萨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附录三  媒体眼中的玛丽玛萨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们是谁-云南维西玛丽萨人的身份重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7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