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超英 著
页数:247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41317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称性概念不仅哲理深厚,还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这一信念。到了19世纪30年代,群论一经问世,对称性概念便很快与群论合流为一体,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群论为基础的对称性原理,以至在当今的通常表述中,对称即群。对称性原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的有效应用是大势所趋,在这方面,对称性以它的历史尊贵和现代魅力,前景一定是光辉的。可以设想,随着人们在对称性重要性上的认识加深,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和金融问题上,例如,在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方面,在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方面,以及在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方面,今后会催生出基于对称性原理的科学揭示。
本书中关于对称性的认知还是初步的和浅显的,相关的表述还不能达到学术研究所应有的理论深度和严谨层次。
作者简介
张超英,男,1960年6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经济学博士。曾在工业自动化、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方面有过专门学习,长期从事过金融工作。
本书特色
对称性在金融运行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对称性在金融运行中起码意味一种更好的资金循环布局。那么,不同类型的经济和金融主体,它们在金融运行的空间中应该如何连接才能使资金循环获得一个更好的布局呢 为了实现这种更好的布局,还缺少什么 用什么背景来权衡一个更好的布局 对此,张超英编著的《金融体系中的资产证券化》引入了一种将不同经济和金融主体皆抽象为两个最基本节点(即资产节点和负债节点)和关联于这两个节点的边的范式,在相关经济主体间建立起邻接,并将对称性要素纳入基于这些邻接的整个金融运行空间的构建安排之中,从而回答了这些问题。
本书的内容涉及了资产证券化转移操作上的空间变换和时间变换问题。对于这样一对规范性的概念,肯定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但如何才能找到能够将两者统一起来的恰当方法和背景,却并非易事。例如,两者的量纲存在不同,如何处理 再就背景而言,能够将两者统一起来的背景,必定要是一个相当深厚的哲理,而非单纯的某种数学形式或某种经济学概念。那么,什么样的背景才能担此重任呢 应该是对称性,对称性蕴涵着深厚的哲理,最能使入折服。在此,对称性再次发挥了力量之源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变换
第一节 空间变换中的三对概念
一、初级证券和间接证券
二、债务性和权益性
三、流动性和非流动性
第二节 空间变换
一、空间变换中的结构
二、映射关系的表示
三、空间状态
四、空间状态变换中的运算
五、经济性质状态集合中的偏序关系
六、不动产证券化的表达
第三节 信托交易结构和特定目的公司交易结构的空间状态表示
一、信托交易结构的空间状态表示
二、特定目的公司交易结构的空间状态表示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时间变换
第一节 一个经典式解说
一、借贷货币资本运动原理
二、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
第二节 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双重的支出和三重的回流
一、基本原理
二、货币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以住宅抵押贷款为例
第三节 其他问题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时空变换及其对称性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的图
第五章 现代金融体系中的spv及其功能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的若干比较分析
第七章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体系演进
第八章 资产证券化中的金融经济学
第九章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信用和总产出的影响
第十章 国外的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节选
对称性在金融运行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对称性在金融运行中起码意味一种更好的资金循环布局。那么,不同类型的经济和金融主体,它们在金融运行的空间中应该如何连接才能使资金循环获得一个更好的布局呢?为了实现这种更好的布局,还缺少什么?用什么背景来权衡一个更好的布局?对此,张超英编著的《金融体系中的资产证券化》引入了一种将不同经济和金融主体皆抽象为两个最基本节点(即资产节点和负债节点)和关联于这两个节点的边的范式,在相关经济主体间建立起邻接,并将对称性要素纳入基于这些邻接的整个金融运行空间的构建安排之中,从而回答了这些问题。
本书的内容涉及了资产证券化转移操作上的空间变换和时间变换问题。对于这样一对规范性的概念,肯定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但如何才能找到能够将两者统一起来的恰当方法和背景,却并非易事。例如,两者的量纲存在不同,如何处理?再就背景而言,能够将两者统一起来的背景,必定要是一个相当深厚的哲理,而非单纯的某种数学形式或某种经济学概念。那么,什么样的背景才能担此重任呢?应该是对称性,对称性蕴涵着深厚的哲理,最能使入折服。在此,对称性再次发挥了力量之源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