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

封面

作者:苏利海

页数:26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276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比较强调流派视角,重视流派分析的模式,以尊体思潮的发展变化为考察重心,根据尊体运动对创作的具体影响,把晚清词坛的发展分为起始、高潮、尾声三个阶段。视角的转换,为晚清词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以一场尊体运动概括晚清词的主流,能反映史实的主要方面,具体的阶段划分也具有参考意义。辨析了晚清词人的“比兴寄托”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认为晚清主张“比兴寄托”的词人并不一定与常州派有关,从而得出晚清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常州词派的结论。虽然这个观点的一些细节还需要更深入的论证,但大体上能够言之成理。探讨了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的词史渊源,把词史上的尊体运动分为雅化范式、诗化范式、诗教范式,认为晚清词坛尊体是以诗教范式为核心融合诗化和雅化范式,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体现了独到的思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苏利海,1974年出生于安徽淮南。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刘扬忠先生攻读词学。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有《绝妙好词笺注》,先后独立承担教育部项目一项,省级、校级项目各一项。

本书特色

苏利海编著的《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比较强调流派视角,重视流派分析的模式,以尊体思潮的发展变化为考察重心,根据尊体运动对创作的具体影响,把晚清词坛的发展分为起始、高潮、尾声三个阶段。视角的转换,为晚清词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以一场尊体运动概括晚清词的主流,能反映史实的主要方面,具体的阶段划分也具有参考意义。辨析了晚清词人的“比兴寄托”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认为晚清主张“比兴寄托”的词人并不一定与常州派有关,从而得出晚清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常州词派的结论。虽然这个观点的一些细节还需要更深入的论证,但大体上能够言之成理。探讨了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的词史渊源,把词史上的尊体运动分为雅化范式、诗化范式、诗教范式,认为晚清词坛尊体是以诗教范式为核心融合诗化和雅化范式,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体现了独到的思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常州词派”辨析
第一节 常州词派建构过程:“宛邻词人群体”——“常州词派
第二节 流派性质辨析:宗主的缺乏——风格的混乱——词统的流失
一后宗主的有名无实性与前宗主的混乱性
二泛风格
第三节 常州词派定性:从常州词人群体到词学尊体运动
 
第二章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溯源
第一节 尊体运动的缘起
第二节 雅化范式的发展
一两宋时期:“词别是一家
二清初的发展:浙西词派的“醇雅
第三节 诗化范式的发展
一两宋时期:“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二清初:阳羡词派的深度推进
第四节 诗教范式的发展
一两宋时期:“发乎情,止乎礼义
二清初:“思无邪
 
第三章 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理论篇
第一节 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前期:意内言外的高涨期
一常州诗教范式的崛起与发展
二诗化范式的张扬
三雅化范式的新变
第二节 光绪后期——宣统:尊体运动集大成期
一本体论
二作家论
三创作论
四风格论
第三节 宣统-民国间尊体运动的自赎:寄托即性灵
一本体论
二作家论
三创作论
四风格论
 
第四章 晚清尊体运动创作篇
第一节 嘉庆:尊体运动的萌发期
一学人群体背景简介
二学人词创作论
第二节 尊体运动高潮期
一道光、成丰:感时伤己的“意内言外”期
二同治、光绪——激昂郁离的“骚人”期
第三节 尊体运动尾声:从“香草美人”到“词界革命
一况周颐·郑文焯·朱疆村:“香草美人”之遗民词
二词界革命之先驱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6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