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钟周//彭小鹏
页数:198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70098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建立在广泛收集、多方借鉴、力主创新的基础上,内容集古今中外设计文化之大全,具有较好的全面性与代表性。全书围绕中外设计史、现代设计理论、设计批评鉴赏三大结构,以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领域为依托,全面介绍设计学的历史文化、规律程序、思维法则、发展方向等学科精粹,同时包含与设计相关的思维学、心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辅助知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熏陶与训练,具有实质性、新颖性与趣味性,能为学生搭起较大的知识架构,促成对设计学全面的认识。本书主要面对艺术或设计类的本科、专科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同时对广大设计爱好者普及设计知识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钟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及相关科研多年,曾承担并完成校级教学改革课题,主持校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参编过教材。彭小鹏,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教授“设计概论”课程多年,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本书特色
钟周编著的《现代设计概论(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围绕中外设计史、现代设计理论、设计批评鉴赏三大结构,系统全面介绍了现代设计相关知识,本书主要面对艺术或设计类的本科、专科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同时对广大设计爱好者普及设计知识也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初识设计/1
1.1 设计的诞生发展…………………………………………..2
1.2 设计的深层含义…………………………………………..3
1.3 设计的研究对象…………………………………………..4
1.4 设计的服务对象…………………………………………..6
1.5 设计的学科体系…………………………………………..6
1.6 设计的基本原则…………………………………………..8
思考题……………………………………………………..12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2
第2章 设计的特征/13
2.1 设计的文化特征………………………………………….14
2.2 设计的艺术特征………………………………………….17
2.3 设计的社会特征………………………………………….19
2.4 设计的科技特征………………………………………….20
2.5 设计的经济特征………………………………………….23
2.6 设计的创新特征………………………………………….25
2.7 设计的人性特征………………………………………….27
2.8 设计的时代特征………………………………………….28
思考题……………………………………………………..29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30
第3章 中国设计源流/31
3.1 中国古代原始设计………………………………………..32
3.2 中国古代陶器设计………………………………………..33
3.3 中国古代青铜器设计……………………………………… 35
3.4 中国古代玉器设计………………………………………..42
3.5 中国古代漆器设计………………………………………..45
3.6 中国古代瓷器设计………………………………………..47
3.7 中国古代家具设计………………………………………..51
3.8 中国古代服装设计………………………………………..53
3.9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59
3.10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64
3.11 中国古代视觉传达设计…………………………………… 67
3.12 中国古代设计总体特点…………………………………… 70
思考题……………………………………………………..71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71
第4章 西方设计概览/73
4.1 西方古代洞穴壁画………………………………………..74
4.2 古埃及时期的设计………………………………………..75
4.3 古希腊时期的设计………………………………………..76
4.4 古罗马时期的设计………………………………………..78
4.5 中世纪时期的设计………………………………………..79
4.6 文艺复兴以后的设计……………………………………… 80
4.7 西方工业革命与设计……………………………………… 82
4.8 工艺美术运动……………………………………………84
4.9 新艺术运动……………………………………………..86
4.10 装饰艺术运动…………………………………………..90
4.11 现代主义设计…………………………………………..92
4.12 设计多元化与后现代主义…………………………………. 96
4.13 不同国家的设计状况概述…………………………………. 98
4.14 21世纪的设计新动向…………………………………….104
思考题…………………………………………………….106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06
第5章 视觉传达设计/107
5.1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108
5.2 视觉传达流程的建立…………………………………….. 109
5.3 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 110
5.4 视觉传达设计的要素…………………………………….. 111
5.5 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114
5.6 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岗位…………………………………. 125
思考题…………………………………………………….126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26
第6章 产品设计/127
6.1 产品设计的概念…………………………………………128
6.2 产品设计的特征…………………………………………128
6.3 产品设计的类型…………………………………………129
6.4 产品设计的原则…………………………………………132
6.5 产品设计的理念…………………………………………133
6.6 产品设计的工作…………………………………………136
思考题…………………………………………………….136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36
第7章 环境设计/137
7.1 环境设计的含义…………………………………………138
7.2 环境设计的特征…………………………………………139
7.3 环境设计的功能…………………………………………140
7.4 环境的空间体系…………………………………………141
7.5 环境设计的分类…………………………………………142
7.6 环境设计的工作岗位…………………………………….. 148
思考题…………………………………………………….148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49
第8章 设计思维与心理/151
8.1 设计思维的特点…………………………………………152
8.2 设计思维的种类…………………………………………153
8.3 设计思维的方法…………………………………………156
8.4 设计心理的活动…………………………………………159
思考题…………………………………………………….160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60
第9章 设计程序与方法/161
9.1 设计调研的展开…………………………………………163
9.2 设计方案的确定…………………………………………164
9.3 设计表达的类型…………………………………………165
9.4 设计项目的评审…………………………………………167
9.5 设计管理的应用…………………………………………167
思考题…………………………………………………….169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69
第10章 设计市场与营销/171
10.1 设计市场的细分与定位………………………………….. 172
10.2 设计营销的理论与策略………………………………….. 174
思考题…………………………………………………….176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76
第11章 设计批评/177
11.1 设计批评与欣赏………………………………………..178
11.2 设计批评的主体………………………………………..179
11.3 设计批评的对象………………………………………..180
11.4 设计批评的标准………………………………………..180
11.5 设计批评的方式………………………………………..182
11.6 设计批评的意义………………………………………..182
思考题…………………………………………………….184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84
第12章 设计师/185
12.1 设计师的沿革………………………………………….186
12.2 设计师的分类………………………………………….188
12.3 设计师的使命………………………………………….189
12.4 设计师的素质………………………………………….190
12.5 设计师的课程………………………………………….195
12.6 设计师的团队………………………………………….196
12.7 设计师的成长………………………………………….197
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198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