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劳动意识卷

封面

作者:朱永新

页数:192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07143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其中一册,由民间藏书家、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韦力主编,由文学作家组成作者团队,对欧阳修《卖油翁》和魏学泄《核舟记》等故行创编,讲述了中国人民自以来尊重劳动,在劳动中精益求精的意识和追求。引导孩子们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并有意识地和创新劳动方式,提率,强化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主编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一丹教育发展奖”得主,国际“爱阅人物奖”得主,“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教育实验发起人,新阅读创办人。

张明舟/分册主编

国际读物联盟(IBBY,中国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生命树童书网”创始人,生命树文化中心理事长。曾任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评委、IBBY朝日阅读奖评委等,曾在中国亚洲司、中国少年新闻出社工作。“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

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和文学、少儿出版和阅读推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编有《“”上的童年》《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翻译图画书《三月风》等,荣获“文明之光·18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18陈伯吹国际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

节选

春按理,土地积蓄了一冬的种子萌发的愿望,会在此时苏醒:雨连绵而至,滋润着每一黑色的土地,将之点染上片片绿意。

芽,长叶,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自然而然在绚烂的秋天到来。

可眺望着土地的许行,心里满是惆怅:眼前的这大片土地,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恐怕还是无人耕种的荒芜,或是耕种不得法的歉收;即便丰收了,辛劳种地的姓也还是得不到丰足的粮食果腹,所有劳动果实都将被拥有土地的贵族收走。年复一年,耕种难有收益、辛劳难求温饱的状况,导致大片土地无人耕种,令人心痛。

许行,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人,生来衣食无忧。他从小立志从事劳动,却遭到家人的反对。随着年龄的增长,许行想要劳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成年以后。他的身边聚集了一些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自己劳作,丰衣足食,但许行并不满足于此。

试想人类之初,炎帝为天下黎民姓尝尽草,发现了适合人类食用的谷物,发明了耕种农田的工具。许行想要告诉天下人,人人都需要劳动,只有辛勤耕种土地,才能收获粮食,生活才能变得美好!

可是,简简单单的从事劳动、耕耘土地,实现起来也是备受争议。“你饱读诗书,应该带领弟子走仕途,享受国家的俸禄。’

“你们整日流浪,混迹于田野之间,为的是什么?”

“你们割草编席子、草鞋,这就是你们的理想吗?

许行的耳边又回响起亲人、朋友们的真诚劝告。句句透露出劳动者的身份是电微的,劳动者是没有出息的。可是,没有劳动,人们如何收获粕食坑饱肚皮?连肚皮都坑不饱,何来理想,何来抱负啊!许行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他要带领弟子在这片阻挠声中找到曙光。

连日阴雨,弟子们都没有出门,忙着编草鞋、草席,并放在屋子的通风处风干。如果受潮发霉,草鞋和草席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大弟子在许行的身后站了许久,和师父一起看着窗外的细雨,还有雨中的大地。他深知师父那颗深爱土地的火热的心。

许行回过头时,大弟子躬身上前,低声请求道:“师父,不如我们现在就动身前往膝国吧!”许行看看大弟子,又看了看屋里的其他弟子。他们无论多苦、无论遭受多少不公的言论攻击,都一心追随他,每日辛苦地劳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许行的思想一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好的生活。许行还记得小的那个弟子是怎样来到自己身边的。他们家一直居无定所,父亲不懂得种地的技术,也不愿意耕种,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许行教他们一家开荒耕地,选种施肥,锄草管理。秋天到了,年景又好,庄稼获得了大丰收。小弟子的父亲由衷地感谢许行的帮助,便把儿子送到许行的门下做弟子。

浮现在眼前的一幕幕激荡着许行的内心。许行的目光又落在了大弟子身上,师徒二人目光交流后,许行转身面向窗外的大片土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邻国膝国滕文公接纳各方贤士,允许不同的思想观点并存,人人称颂他是贤君。他在做太子时,出使楚国途宋国时,曾两次拜访孟子请教治国之道,一时间传为美谈,吸引了许多贤士前去滕国效力。如今的滕国,在滕文公的治理下,欣欣向荣。

这一切,许行早有耳闻。他之所以还在犹豫,是因为滕文公把儒家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劳动意识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5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