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永新
页数: 192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0714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其中一册,由国际读物联、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张明舟主编,由文学作家组成作者团队,对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光启、思想家康有为和文学家魏源等人的故行创编,讲述了中国的有志之士追寻真理,改革时弊,传播真理,振兴中国的精神和事迹。引导孩子们形成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本书为其中一册,由国际读物联、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张明舟主编,由文学作家组成作者团队,对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光启、思想家康有为和文学家魏源等人的故行创编,讲述了中国的有志之士追寻真理,改革时弊,传播真理,振兴中国的精神和事迹。引导孩子们形成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主编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一丹教育发展奖”得主,国际“爱阅人物奖”得主,“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教育实验发起人,新阅读创办人。
张明舟/分册主编
国际读物联盟(IBBY,中国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生命树童书网”创始人,生命树文化中心理事长。曾任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评委、IBBY朝日阅读奖评委等,曾在中国亚洲司、中国少年新闻出社工作。“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
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和文学、少儿出版和阅读推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编有《“”上的童年》《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翻译图画书《三月风》等,荣获“文明之光·18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18陈伯吹国际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
节选
窗外的玉兰树在夜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晃着,随风送来阵阵花香。长兴学舍的书屋里,一灯独明。康有为坐在书案前,正凝神冥想。书桌上放着一大摞《长兴学记》的初稿。
年初,康有为租下了广州的邱氏书屋中的一间,开设了自己的学馆,就是长兴学舍。门外是有着“广府街”名号的惠爱街,连接着两座主要的城门一一大东门城门与正西门城门。街道两旁,官署林立,广州衙、将军府、城隍庙等一字排开。这里将是传播维新思想的个摇篮。
这对康有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他迎来了陈千秋、梁启超等一批的学子。
一阵风吹来,院子里的玉兰树簌簌作响,书案上油灯的火苗也被吹得左右摆动,就像是康有为闪烁不定的心。这时,脚步声响起,大概是陈千秋和梁启超等人到了。随着清脆爽朗的说笑声,几位年轻人来到了窗前。每天晚上像这样的师生聚会已成了白天,康有为除了给学生们讲课,便是专心编写教学大纲。他也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日记内容涉及养心、修身、待人接物、执事、读书、时务等。晚上,康有为与学生们相聚于学舍,讨论学科知识以及天下大事。康有为还利用课余时间写了《长兴学记》。今天晚上的聚会,康有为想和学生们讨论新书的内容。2走在前面的是陈千秋,他个头不高,是广东南海人,从小就勤学好问。他精于考据典章之学,一直都是康有为欣赏和信任的学生。“人未到,声先到”说的就是梁启超,梁启超来自广东新会,说话声音洪亮,走路都带着风,他的祖父梁维清和父亲梁宝瑛,是新会的乡绅并参与乡政,在当地颇有影响。紧跟在梁启超后面的是麦孟华和韩文举等人。麦孟华来自顺德,祥貌俊美,善于吟咏诗词,风格婉约,他只比梁启超小一岁,两人尤为亲近,以“梁麦”并称。番禺人韩文举是一位商人之子,他心仪东晋时扪虱而谈的王猛,自命为“扪虱谈虎客”。
“老师在上,受学生一拜。”陈千秋和梁启超等人门就对老师行礼。“来来来,坐下说。”康有为站起来迎接他们,“心想你们还得过一会儿才来,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
“老师白天的讲课太有吸引力。”梁启超眼里闪着激动的光,“所以我们都等不及吃完饭就赶过来了。”
“是呀,我们简单吃了一点,就匆忙赶了过来。”陈千秋笑盈盈地说。“我们想看老师讲解的书。”麦孟华帅气的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说话间,学生们已围着康有为的书案坐了下来。来自新会的林奎主动坐在茶几前:“我来煮茶。”他用扇子熟练地扇了一下小炭炉子上的火,然后把陶壶架在炉火上,烧起了水。林奎性格仗义、话少,每次师生聚会他都默默地承担起煮茶工作,倾听大家的讨论,偶尔插上一两句,康有为铺开《长兴学记》的初稿,看了一眼激澎湃的学生们,说:“我在学记中提出了兼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儒学学的教育方式。”康有为翻看几页手稿,继续说道,“我还将课堂上教给你们的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编入书中,同时在书中提出反对封建传统教育的观点。关于这些,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