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碧山15:食物续

封面

作者:左靖

页数:244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11189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碧山15》,“食物续”卷,卷一“特殊时期的食物”是特地为呼应和记录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而设定的。其中的文章,既有历史学博士对中国历史时期饥荒现象的考述,又有疫情最严峻时期不同地方的日常食物感知记录。“食之道”卷,从不同角度论证和劝说“弃肉食素”。“食之美”卷,以艺术的手法表现食物以及进食这些最普通平常之物的内涵。“食之运动”卷,展示人对于食物的改变。“歌与影”卷,以歌谣与影片的形式,提示了其中涉及的食物,以引起人们的思考。“社会介入性艺术”卷,呈现艺术家李牧返回故乡仇庄的在地实践。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对《碧山》和碧山乡建长期关注而养成的读者群体,热爱生活、热爱食物,关注环境和后疫情时代社会问题的知识群体,以及乡村建设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和对乡村生活感兴趣的年轻文艺群体。

作者简介

左靖,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曾任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11年后,左靖以安徽、贵州、云南、浙江和河南等地城乡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城乡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出版和展览工作,以及实体空间的开设,逐步确立了城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和联结城乡”,以及在“城乡社会设计”中覆盖“关系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四个领域。并因循“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的路径,强调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并以培养社区的文化自觉、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等等作为目标方向。

本书特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人爱吃,众所周知。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是复杂的,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年的味道。人们的记忆会随时间、地点的变迁而变得模糊,但当吃到某种熟悉的食物,哪怕相隔千里,那扇记忆大门就会瞬间打开。食物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和反映。《碧山14.食物》《碧山15.食物续》两本书不仅仅讨论关于口腹之欲,更是关于食物的历史和地理的变迁,食物与地方文化,饥荒和疫情时代的食物,还有种子保护、食物共享、新素食主义、未来的食物,以及食物与设计、食物与艺术等,如果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食物跟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都极大,甚至决定了我们以何种方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目录

卷首语 关于不同方式的食物书写(下)左靖

卷一 特殊时期的食物

历史上中国饥荒现象的内涵考述 曾潍嘉

食物与生活的本质:疫期家庭餐食 张美华

归来:疫期云南食物 李亚枝

三生相:疫情期间湖北城乡餐食 朱怡

卷二 食之道

食宜有礼:2010年代新素食运动 简艺

素食的公正与慈悲 蒋劲松

卷三 食之设计

后碳背景下食物设计的四维转化 景斯阳

把食材变成灯具:做食物设计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笑梅

人间有味是清欢:食物设计与我们的世界 李萌

卷四 食之运动

这种“新零售”,不为赚钱为什么:台湾学者“帝都”观察记 万尹亮

在秦岭,见证人与蜜蜂的古老约定 吴船

卷五 书、歌与影

大卫·哈维的黄金时代 赵益民

关于“回乡记”专辑 钟永丰

重返小川绅介的稻田 郭熙志

农具,攻稻与麦 图 刘庆元 文 张美华

什么养成了我们:景迈山食物与人 李朝晖

卷六 社会参与式艺术

艺术乡建进行时 王美钦

以人为本的地方营造:“茅贡计划”与乡镇建设 文 王美钦 译 王彦之

艺术参与地方营造:在景迈山翁基寨的乡建 王美钦

后记 相欣奕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碧山15:食物续》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4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