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诠释的极限

封面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著 刘华文 译

页数:37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327971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诠释的极限

内容简介

对于符号学、诠释学、传播理论以及媒体研究来说,诠释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课题:它的极限在哪里?约束与标准是什么?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诠释的极限》收录的十五篇文章专门研究了这些问题:有关于诠释学传统的梳理,有对但丁、莱奥帕尔迪、乔伊斯作品不受控的诠释的探究,也有关于亚里士多德、博尔赫斯、皮兰德娄的绝妙诠释,还有作者关于他本人作品的自白。
在这部符号学里程碑著作中,翁贝托·埃科试着将感官不可控制的漂移属性搁置一边,即使一个文本的诠释可以是无穷的,但不代表所有诠释都是“好”的,而如果什么是“好”的诠释让人难以抉择,那么不妨换种方式,去找出那些不可接受的诠释。

作者简介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他博学多才,游走于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世界与严肃的文学理论之间,创造了文学界的神话,有“当代达?芬奇”之称。主要作品有《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布拉格公墓》《密涅瓦火柴盒》《符号学理论》《康德与鸭嘴兽》等。

本书特色

我只不过是用一个好的神话来反对一个坏的神话。
翁贝托•埃科符号学与诠释学理论代表作
诠释的界限在哪里?
它的约束与标准是什么?
读者又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目录

第一章 两种诠释模式1.1 象征与寓言1.2 泛符号学形而上学1.3 《圣经》诠释1.4 阿奎那1.5 但丁1.6 新的范式1.7 神话和文本2.1 世界和文本2.2 两级2.3 赫尔墨斯式漂移2.4 赫尔墨斯式漂移和无限衍义2.5 无限衍义和解构主义2.6 德里达论皮尔士第一章 两种诠释模式1.1 象征与寓言1.2 泛符号学形而上学1.3 《圣经》诠释1.4 阿奎那1.5 但丁1.6 新的范式1.7 神话和文本
第二章 无限衍义和漂移:实效主义vs.实用主义2.1 世界和文本2.2 两级2.3 赫尔墨斯式漂移2.4 赫尔墨斯式漂移和无限衍义2.5 无限衍义和解构主义2.6 德里达论皮尔士2.7 皮尔士本人2.8 结语
第三章 读者意图:最新发展状况3.1考古学3.2 多种批评理论构成的网络3.3 为字面义辩3.4 两个层次的诠释3.5诠释和使用3.6诠释和猜测3.7误读的可能性3.8 结语
第四章 小世界4.1 虚构的世界4.2 空空荡荡的世界vs.满满当当的世界4.3 技术性方法vs.隐喻性方法4.4 为什么可能世界对于虚构理论是有用的4.5 小世界4.6 建立小世界的条件4.7 合作的意愿
第五章 诠释系列产品5.1 引言5.2 重复的时代5.3 一种适度的或“现代”的美学解决方法5.4 一种激进的或“后现代”的美学解决方法5.5 披着结论外衣的问题
第六章 诠释戏剧
第七章 诠释动物7.1 符号和词语7.2 亚里士多德7.3波伊提乌的吠叫7.4 阿奎那7.5 斯多葛派的遗产:奥古斯丁7.6 阿伯拉尔7.7 培根
第八章 青年时期的老普林尼的肖像8.1 8.2 作为年老记者的小普的肖像8.3 作为年轻信息提供者的年老小普的肖像
第九章 乔伊斯、衍义和符号学9.1 引言9.2 乔伊斯作品中的符号学问题9.3 双关语和无限衍义9.4 乔伊斯和百科全书9.5 早期的耶稣会符号学9.6 解构主义的诱惑9.7 关于乔伊斯的最后一点八卦
第十章 乌克巴尔的试推法
第十一章 皮兰德娄的笑11.111.2 幽默的定义11.3 皮兰德娄的诗学11.4 作为一出关于不可能的定义的荒诞戏剧的文章
第十二章 伪造品与赝品12.1 初级定义12.2 物体的可复制性12.3 伪造和错误认同12.4 错误认同的实用主义12.5 作为仿造符号和仿造物12.6 确认真实性的标准12.7 结论
第十三章 语义学、语用学和文本符号学13.1 对象和维度13.2 迈向语用学的语义学13.3 名称、物和行为:一个古老神话的新版本
第十四章 预设14.1 绪论:预设的问题14.2 p-项14.3 存在性预设14.4 语境性预设
第十五章 论真实:一种虚构
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诠释的极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