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荷)霍若普
页数:19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710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985工程”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年度出版丛书之一,本书具有出版价值基于三点:一是书中的内容具有独创性,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二是本书关注的焦点是”设计伦理”,开启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即”设计伦理学”;三是本书适用范围广,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工程伦理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者、管理者、研究生和公众均可受用。
作者简介
赵迎欢,女,1963年5月生,哲学博士,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学、工程伦理学研究。曾出版学术专著《高技术伦理学》,在《科学学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编著、主编教材四部。
宋吉鑫,男,教授,200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9月以来,在沈阳工程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哲学、网络技术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兼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主编丛书一套,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社会科学辑刊》《科技管理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书特色
工程师在技术设计过程中不得不做关于伦理问题的决定。
本书描述了工程师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及工程师解决伦理问题的方式,聚焦安全与可持续性的伦理问题。作者研究了四个案例的技术设计过程:超轻型轿车的设计过程、化学装备管道和设备设计过程、桥梁的设计过程和轻型开放式卡车挂车的设计过程。在标准设计和激进设计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在案例研究之后,作者针对确保信任的条件,在标准设计和激进设计的工程师之间进行了讨论。
本书可供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工程伦理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工程师、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阅读参考。
目录
总序(陈凡)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目的
一、伦理问题
二、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程伦理学及设计过程
第一节 工程伦理学
第二节 设计
一、设计过程
二、设计问题
三、作为社会过程的设计过程
四、设计过程的组织
第三节 与伦理问题相关的设计过程的特征
一、设计类型和设计层次
二、标准框架
三、工程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信任关系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案例研究介绍
第一节 原理假说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选择
第三节 实证数据的获得
第四章 荷兰evo是否安全可持续?
第一节 一种轻型家庭轿车
第二节 设计团队
第三节 安全对于一辆车意味着什么?
一、主动安全
二、被动安全
三、伙伴保护
四、汽车安全
五、规则
第四节 废旧车灯是否扔掉?
第五节 可持续和/或安全
第六节 案例总结和规范框架
一、伦理问题
二、有关伦理问题的决定
三、规范框架
第七节 致谢
第五章 管道和设备
第一节 (石油)化学工厂设计
第二节 压力容器和管道相关规则
一、法规
二、压力容器和管道相关规范
三、压力容器和管道相关标准
第三节 责任与任务明细
第四节 伦理问题
第五节 案例总结与规范框架
一、伦理问题
二、关于伦理问题的决定
三、规范框架
第六节 致谢
第六章 设计桥梁
第一节 设计问题
第二节 试图调和所有要求和利益相关者
第三节 法律与法规
一、施工安全
二、使用安全
三、可持续性
第四节 责任及担当
第五节 案例总结和规范框架
一、伦理问题
二、有关伦理问题的决定
三、规范框架
第六节 致谢
第七章 轻型挂车的设计
第一节 轻型卡车挂车
第二节 “客户永远是对的”
第三节 在何种意义上是安全的?
一、结构可靠性
二、误用与超载
第四节 责任归属
第五节 案例总结和规范框架
一、伦理问题
二、有关伦理问题的决定
三、规范框架
第六节 致谢
第八章 实证研究结论
第一节 结论概要
第二节 伦理问题、设计类型与层次
第三节 解决伦理问题、设计类型和设计层次的途径
第四节 规范框架
第五节 设计问题公式化的表述
第六节 结论概括
第九章 值得信赖的工程师
第一节 标准设计
一、标准设计中对工程师能力的要求
二、对格伦沃尔德要求的再思考
第二节 激进设计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关于工程教育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译后记
译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