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实践与政策

封面

作者:陈俊红,周连第

页数:315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36224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实践与政策》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农林(养)复合系统支撑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与方法,包括十二章,以沟域经济发展为主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展开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下篇为实践与政策,包括五章内容,重点介绍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政府相关政策。

作者简介

陈俊红,1972年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博士/副研究员,国家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一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8月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农业软科学研究和“农业工程咨询。研究领域涉及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公共投资、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农村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等。曾主持和主要完成科研课题20项,主持和参加农业工程咨询项目30项,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合著2部。 周连第,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198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并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同等学历,200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经济林协会常务理事兼板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山区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山区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政策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市科委等各类研究推广项目50余项,承担农业工程咨询项目百余项;获北京市级科技奖励12项,获发明专利5项,通过审定的果树新品种19个,获北京市级支援山区建设先进个人、实用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及农业科技十佳先进个人各1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30余篇,出版专著5部。

本书特色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实践与政策)》由陈俊红、周连第所著,本书作为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总结和研究梳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与方法,包括十二个章节,以沟域经济发展为主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展开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下篇为实践与政策,包括五个章节,重点介绍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政府相关政策。

目录


上篇 理论与方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沟域经济与生态经济
二、沟域经济转型发展理论
三、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开发理论
四、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五、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理论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沟域经济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沟域经济的概念
二、沟域经济区划原则和方法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生态环境状况
二、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评价
一、沟域产业结构熵的构成
二、产业结构联系熵的测算
三、产业结构运行熵的测算
四、北京沟域产业结构熵值评价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
二、沟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
一、区域产业分类与特征
二、沟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三、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和培育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一、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实践历程
二、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途径
三、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蒲洼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蒲洼沟域经济概况
二、蒲洼沟域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三、蒲洼沟域的产业选择
四、蒲洼沟域产业结构现状与评价
五、本章小结
 
第十章 北京沟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与优化
一、沟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
二、北京沟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测算
三、北京沟域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态势
四、北京沟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途径
五、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北京山区-平原互动发展路径
一、关于山区-平原的关系定位
二、沟域-平原的要素联系与产业互动发展模式
三、沟域经济与平原经济的互动发展战略
四、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沟域产业政策体系
二、沟域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三、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与政策
第十三章 北京典型沟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一、重点沟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概况
二、沟域经济建设进展与成绩
三、沟域经济建设经验与体会
四、几点启示
 
第十四章 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四季花海沟域概况
二、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三、取得的成效与问题
四、几点启示
 
第十五章 房山区南窖沟域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一、南窖沟域概况
二、南窖沟域经济建设模式
三、取得成效与面临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第十六章 怀柔区不夜谷沟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
一、不夜谷沟域发展现状
二、不夜谷沟域经济发展路径
三、面临的问题
四、发展趋势
 
第十七章 北京沟域经济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典型沟域经济发展现状
二、典型沟域经济建设模式分析
三、典型沟域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附录一:关于推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二: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
附录三:关于公开征集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意见
附录四: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附录五: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资料
后记
重要术语索引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实践与政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1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