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建安 著
页数:33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2081912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国学的传承 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到国学大家姚奠中
内容简介
章太炎的一生多姿多彩,早年是革命先驱,晚年则将传授国学视为最后的归宿。1935年9月16日,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开讲,会址设在苏州锦帆路50号,“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年轻的姚奠中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不久后又成为章太炎晚年所收的最年轻的研究生,得到章太炎的国学真传。章太炎去世后,姚奠中先是应师母邀请在章氏国学讲习会讲课,之后漂泊各地时也是时刻不忘自己是章门弟子,做人做事皆有风骨,尤其对章太炎的国学加以大力传承和发扬。可以说,在所有同门弟子中,姚奠中是传承章太炎国学最为长久的,也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办过菿汉国学讲习班,撰写过《章太炎传》《章太炎学术年谱》等作品,促成了“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国学研讨会”等学术活动,而且直到100岁时,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薪火相传 翰墨流光——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101岁临终几个月前,姚奠中仍像章太炎晚年一样讲授国学。由此可见,章太炎、姚奠中师生虽为两代人,但他们对国学都有着深厚的情怀,而且在传承中展现出国学的深层力量。本书内容便是围绕着国学的传承,从章太炎晚年办国学讲习会开始,一直写到姚奠中百岁后对国学的讲授。在人物往事的回顾和梳理中,探究国学的魅力与前途。
作者简介
张建安,山西原平人,山西工商学院荣誉学士,曾任《纵横》杂志主编,现为北京史记研究会秘书长、姚奠中书艺研究会学术委员。著有《辽宫英后——萧太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出版家王伯祥》《低学历的五大师》《帝王将死》等20多部专著;撰写《百岁溯往》《百岁忆往》《普救含灵》等5部口述历史著作;合著有《民国大案》《京剧典故》等10多部著作。曾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栏目主讲“始皇遗嘱密码”(五集);中央电视台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总集《中华道路》撰稿,《周公摄政》《两汉经学》《内阁制度》等27集分集编剧;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教育家张伯苓》编导、《先生吴宓》撰稿;山西卫视纪录片《廉吏于成龙》总撰稿。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围绕国学传承主题的图书,以真实史实为基础来讲故事、讲道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本书不同于多数从国学知识入手进行论述的图书,而是在章太炎、姚奠中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在他们生活的历史环境与日常实践中,从他们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中,探究国学乃至国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如此,国学不再是枯燥的,而是融入生命中的,是从人生故事里自然走出来的。
关于章太炎与章门弟子的书已经出版过一些,本书与之不同处,主要是讲述姚奠中的亲眼所见与亲身经历。
由此个例来探讨章太炎及章门弟子的图书,本书是第一本。
专门围绕“国学的传承”来讲章太炎及其弟子的,本书也是第一本。
章门弟子多是南方人,而此书主要讲述了以姚奠中为代表的章门北方弟子,这也是其他书所罕见的。
目录
目 录引子:动力与情怀 …………………………………… 1一、章太炎之路 ……………………………………… 1开启探寻之旅 ………………………………………… 1早期学术路线 ………………………………………… 5“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7九死一生中,加深国学修为 ………………………… 10在东京的国学讲习 …………………………………… 13“章疯子”大骂袁世凯 国学终究胜“鬼声” ………16人心坏了,就从改变人心着手 ……………………… 2164岁,再次致力于讲学 …………………………… 25揭示儒家的利病 ……………………………………… 27一度惨淡的讲学经历 ………………………………… 30反思与调整 …………………………………………… 33目 录引子:动力与情怀 …………………………………… 1一、章太炎之路 ……………………………………… 1开启探寻之旅 ………………………………………… 1早期学术路线 ………………………………………… 5“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7九死一生中,加深国学修为 ………………………… 10在东京的国学讲习 …………………………………… 13“章疯子”大骂袁世凯 国学终究胜“鬼声” ………16人心坏了,就从改变人心着手 ……………………… 2164岁,再次致力于讲学 …………………………… 25揭示儒家的利病 ……………………………………… 27一度惨淡的讲学经历 ………………………………… 30反思与调整 …………………………………………… 33章氏国学讲习会:从预热到成立 …………………… 37二、姚奠中早年经历 ………………………………… 42家学与国学 …………………………………………… 42私立学校的两位良师 ………………………………… 44“有为兼需有守” …………………………………… 49砸泥神,好不好 ……………………………………… 52初中毕业直接上大学 ………………………………… 54播下求教章太炎的种子 ……………………………… 56勇敢的“理学先生” ………………………………… 57无法恢复学籍的日子 ………………………………… 60无锡国专 曾获第一 ………………………………… 62三、名师与高徒 ……………………………………… 70姚奠中转往章门 ……………………………………… 70年龄最小的研究生 …………………………………… 73国学不振之时 ………………………………………… 75研究方向与国学使命 ………………………………… 78章门北方弟子 ………………………………………… 81章太炎最后的讲学与著述 …………………………… 85医学大家病死真相 …………………………………… 88菿汉大师与朴学大师 ………………………………… 90章夫人汤国梨 ………………………………………… 93四、国难中的章门弟子 ……………………………… 96姚奠中最初的讲学 …………………………………… 96泗县文庙往事 ………………………………………… 98章门弟子投笔从戎 …………………………………… 99菿汉国学讲习班 ……………………………………… 105愿为“庄子之徒”………………………………………109与弘伞法师结缘 ……………………………………… 112教育厅长不能侮辱老师 ……………………………… 115“山花如有意,胡不早回春” ……………………… 118安徽师专见风骨 ……………………………………… 120何处神州何处家 ……………………………………… 125国立白沙女师的教学与生活 ………………………… 128与音乐家杨大钧结为至交 …………………………… 131与梁园东、罗季林的交往 …………………………… 134贵阳师院 善用功者 ………………………………… 137“不见家山十二年”……………………………………140与汤炳正、罗季林重聚 ……………………………… 141缔结美满婚姻 ………………………………………… 145云南大学的教学与著述 ……………………………… 149与同门师兄及钱穆等人的交往 ……………………… 154重返贵阳师院 ………………………………………… 156月工资一亿多元,生活却更艰难了 ………………… 157为国学界点亮一盏明灯 ……………………………… 160五、始终不变的章门风骨 …………………………… 168追求进步,迎接新中国 ……………………………… 168初到山西大学 ………………………………………… 170隔离室里评译《诗经》……………………………… 173研究司马迁与《史记》…………………………… … 180为庄子鸣不平 ………………………………………… 186“不用提了”………………………………………… 190不给自己加包袱 ……………………………………… 193劫难中的章门风骨 …………………………………… 198对待儒法的态度 ……………………………………… 203六、章门姚门 一脉相承 …………………………… 208迎来第二个春天 ……………………………………… 208非同凡响的研究生导师 ……………………………… 210部分学术成果 ………………………………………… 226诗词与国学 …………………………………………… 232书法与学养 …………………………………………… 239书艺活动 ……………………………………………… 242《章太炎传》与《章太炎学术年谱》…………………244“谁能养气塞天地”……………………………………249七、期颐之后 生死之际 ………………………………255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 ………………………… 255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基本态度 ……………………… 261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学 ………………………………… 264人生态度与人生感悟 ………………………………… 271最后一次展览与最后一次公开讲话 ………………… 278101岁,坐在椅上安然离世 ……………………… 280附录1百岁国学家姚奠中访谈录 …………………………… 285附录2由《百岁溯往》谈到“国之瑰宝”姚奠中 ………… 302附录3“书道”“国学”如何传承——从刘锁祥想到姚奠中、章太炎 ……………………………………………… 309后记 …………………………………………………… 319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学的传承 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到国学大家姚奠中》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3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