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反贪侦查瓶颈问题实战破解

封面

作者:陈波

页数:221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02075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波编著的《反贪侦查瓶颈问题实战破解》内容介绍:反贪侦查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与积淀,往往成为国家在特定时期一种特殊的点、线结合的文化传播载体或者精神重镇。查办处理、归档留存在这一系统内各色各式、琳琅满目的案件和诸多事宜,记载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格局的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贪侦查还承载着让社会大众了解过去、思考未来的使命。所以,其迈向公共性、大众化、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彰显其公共服务功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价值牵引、文化传承、情绪和思想的整理与平衡,代表着一种更可靠的未来。在此,侦破工作所要做的,就是让具体工作“活”起来、“动”起来,关注弥漫在侦查活动中的文化气息、氛围、意识、修养以及品位的生成和体现。

作者简介

陈波,1965年1月生,湖南益阳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自1989年起,先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厅办公室、办公厅检察长办公室、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分别任副处级助理检察员、正处级检察员、院领导秘书、副主任。先后挂职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分管党委工作中的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统战工作,以及政府经济工作中的发展与改革、项目与招商引资和文化产业化建设;挂职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分管反贪污贿赂工作、反渎职侵权工作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现任反贪污贿赂总局侦查指挥中心副主任(副厅级)。著有《国际反贪污贿赂的理论与实践》、《刑事错案探究与判解》(合著)、《中国反腐败二十年》、《反贪侦查实战要领》、《反贪侦查破案证据标准的把握与运用》、《反贪侦查突破口的选择与运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反贪侦查办案观念、方式、措施和手段的实战运用第一节靠创新办案模式来适应并执行好新刑事诉讼法一、在强化精细化初查和外围调查上下足工夫,前移办案重心,改进取证方式,切实提高侦查破案能力水平二、以侦查信息化办案代替审讯破案,实现办案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三、让反贪侦查一体化运行机制与侦查信息化办案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侦查管理与服务并举,提升反贪侦查能力第二节强化人文反贪,坐拥道德高地,提高执法公信力一、加强侦查工作的说理性、证明力、增强社会认同度和凝聚力二、让办案在真正意义上深入群众第三节综合运用新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办案手段和强制措施开展侦查破案一、关于技术侦查和侦查技术手段的把握、运用二、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查办案件第二章反贪案件证据难点的破解第一节反贪案件证据补强的问题一、根据反贪案件的证据特点,做好言词证据的补强工作二、积极补充、运用其他证据以补强某一特定证据,提高反贪案件成寨率三、从证据证明力强弱着手,强化对证明力强的证据的获取四、具体案件中相关证据证明力的补强五、从案件证据的整体性出发,补充、完善具体案件的相关证据体系第二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把握和运用一、依法解决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资格的问题二、反贪侦查中要准确把握和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三节纪检及行政执法部门所移送涉案证据的审查问题一、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涉嫌信息线索及案件证据性材科的审查、侦查转化问题二、公安、审计、税务等部门移送案件材料的证据审查、转化第四节反贪案件电子数(证)据的获取和制作方法一、反贪案件电子数(证)据概述二、电子数(证)据的获取三、反贪案件电子数(证)据的把握与运用第五节技术侦查手段所获取材料的采信与转化问题一、将技术侦查手段所获取的涉案信息材料直接作为定案证据的方法二、以技术侦查手段所获得的涉案信息、证据材料为向导,获取其他有关的定案证据三、电话窃听、电子监控、麦克风侦听等涉案材料转化为定案证据要把握和注意的问题第六节其他有关证据问题的解决一、反贪案件证据的多面性问题二、反贪案件形式证据与实质证据的把握和运用三、反贪案件关键性证据和细节性证据的问题第三章反贪案件认定相关问题的把握和处理第一节对贪污贿赂类犯罪对象的特殊性或者特定性要求的把握问题一、犯罪嫌疑人所侵占、挪用的对象必须是由其所在单位管理、经营、使用、收益的公有财产二、被挪用公款的使用目的地所指向的“他人或者自己”,必须是私人个人或者民营企业第二节“利用职务之便”和“权钱交易”特征的把握一、“利用职务之便”的把握和运用二、正确把握“权钱交易”的本质第三节职务犯罪构成要件的把握一、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主体的认定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主观故意的把握三、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客观行为的把握第四节有利于当事人原则在反贪办案中的运用一、反贪侦破活动要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二、在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上,要从有利于当事人的角度来考虑和把握三、在贪贿案件的认定处理上,要体现“有利于当事人原则”,能从轻的尽量从轻处理第五节职务犯罪罪数认定、牵连以及罪与非罪等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一、渎职犯罪与贪贿犯罪交织的情况,一般应以数罪并罚处理二、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等和受贿罪交织情形,从一重罪处罚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反贪侦查瓶颈问题实战破解》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0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