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锋
页数:16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4124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能源效率的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能源消费量(gdp总能耗)预测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众多变量中选出与中国能源消费量灰色关联度最高的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第三产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分别表征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中国能源效率的系统分析》对中国能源消费量、gdp、技术进步等五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即gdp总能耗预测模型。协整关系模型表明能源消费量的长期技术进步弹性为-0.0072,产业结构变化弹性为-0.7245,对外开放程度弹性为0.5791。
(2)包含环境因素的各省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投入方面有能源消费量、农作物播种面积、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因素,产出有gdp和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的环境污染指数倒数。1995-2006年12年平均,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从高到低排列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α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犀收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存在收敛。用tobit回归方法研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比、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就业人口增长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重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之比、能源结构、能源禀赋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相关。
作者简介
董锋,安徽亳州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博士后,校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区域碳排放、能源效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系统工程》、《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我国当前的能源效率不高,按汇率计算2007年单位GDP能耗是OECD国家的4.17倍,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是0ECD国家的1.12倍。董锋专著的《中国能源效率的系统分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从两条线索来研究中国能源效率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条线索是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一条线索是能源强度(能源生产率指标和能源强度指标互为倒数)。
目录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2 能源效率的定义及度量问题
1.2.3 能源强度的分解
1.2.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1.2.5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
1.2.6 能耗控制问题
1.2.7 文献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能源效率相关指标解释
1.3.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