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孔立
页数:252页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5805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系统分析和生产效率的视角,将“人口—社会—环境”系统分解为“人口—社会”“人口—环境”“社会—环境”子系统并单独分析。建立“碳汇资源—土地资源—产业发展—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分析范式。收集整理11个连片特困地区共505个县级单位的多年数据资料。通过“人口—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寻找首要失衡因素。通过“产业发展—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和低碳生产率分析寻求破解“PPE”怪圈的切入点,并从要素效率和技术变化角度探讨了低碳生产率提升的途径。引入碳汇资源以衡量和预测贫困地区至2020年的环境压力变化,以技术提升和减排目标为核心,以资源价值实现引导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效率提升,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控制目标。
作者简介
孔立,博士后,副系主任。现为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获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核心成员,曾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书特色
本书从系统分析和生产效率的视角,将“人口—社会—环境”系统分解为“人口—社会”“人口—环境”“社会—环境”子系统并单独分析。建立“碳汇资源—土地资源—产业发展—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分析范式。收集整理11个连片特困地区共505个县级单位的多年数据资料。通过“人口—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寻找首要失衡因素。通过“产业发展—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和低碳生产率分析寻求破解“PPE”怪圈的切入点,并从要素效率和技术变化角度探讨了低碳生产率提升的途径。引入碳汇资源以衡量和预测贫困地区至2020年的环境压力变化,以技术提升和减排目标为核心,以资源价值实现引导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效率提升,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控制目标。
目录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架构
2.1 文献综述
2.2 理论架构
第3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连片特困地区碳排放状况研究
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 能源消费碳排放状况分析
4.3 连片特困地区碳排放规模估计
第5章 连片特困地区“人口一社会一环境”耦合关系
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评价指标
5.2 耦合状况及失衡因素分析
第6章 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一碳排放”脱钩关系
分析
6.1 农业部门
6.2 非农部门
6.3 脱钩与耦合关系的联合分析
第7章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生产效率分析
7.1 模型选择
7.2 指标选取和效率分析
7.3 片区尺度分析
7.4 县域尺度分析
第8章 效率提升I:要素维度
8.1 投资
8.2 土地
8.3 劳动力
第9章 效率提升II:技术维度
9.1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分解
9.2 脱钩类型与技术缺口比率变化
9.3 脱钩类型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9.4 典型案例
第10章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
10.1 模型选择与修订
10.2 岭回归结果分析
10.3 环境压力预测
第1l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主要政策建议
11.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