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文胜,翟玉娟主编
页数:285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93402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劳资协商制——中国劳动关系改善的路径选择》参照历史经验与国际经验,并结合深圳特区的实践,提出“劳资协商制”这一通过劳资沟通实现预防劳动争议并促进生产的制度,希望政府能够扩大试点,并进一步在试点的基础上提炼、推广,使劳资协商制成为我国企业加强劳资沟通、预防劳动争议尤其是集体争议和恶性劳动关系事件的有效机制。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并结合课题组近几年在深圳进行的劳资协商的实验结果,明确了劳资协商制的功能定位,并进行了初步的制度构建。本书由姚文胜、翟玉娟主编。
作者简介
翟玉娟,1967年12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现为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法半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劳动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姚文胜,广东汕头人,1972年生,1994年代毕业于深圳大学法律系,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深圳市党政机关,深圳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为政府采购、廉政建设及政府法治建设。曾主持深圳市“十五”规划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任课题组长(已结题)。2000年获深圳市第三届(1995-200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论文奖。1995年起先后在《中国法学》、《中国纪检监察报》、《法院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和《深圳特区报(理论版)》等报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刊物、权威网站全文转载或摘转。
本书特色
新安“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是“以和为先,加强调解”理念的具体化,是柔性化调解富有成效的运用。这个机制能够把矛盾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能够预防、控制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发生,能够充分调动雇主、员工的积极性,为发展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探索调解仲裁新路径闯出了新经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专程到深圳调研劳资协商制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深圳特区报》
2010年,劳资协商制在深圳市宝安区推广以来,当地劳动信访案件量、劳动争议案件量、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实践证明,搭建企业劳资对话平台是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步和基本的手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副司长 王振麒
本书的出发点不是一部艰难晦涩的、脱离实际的书生式就理论谈理论的专著,就行文和结构而言,更像一本无论是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拿起来就可据之进行操作的“指引”,但这本“指引”不同之处还在于告诉了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本书的案例和数据来源于第一手的调查,我们经过集体的智慧进行了梳理和升华,针对中国企业实际、中国劳动关系现状提出了理论创新——建立劳资协商制。我们相信通过劳资协商制可以改善劳资关系,对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必有直接或间接帮助。
——本书全体作者
目录
一、劳资协商制的功能定位
二、劳资协商的制度构建
第一章 和谐经由恳谈来。协商方能谋共赢——“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产生及试点情况
一、“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新安街道试点推广步骤及措施
三、“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发展和丰富
四、新安街道推广“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效果
第二章 新安经验全区推。共创劳资和谐新局面——宝安区推广情况及经验
一、全区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协商共赢的理念
三、编制推广工作指引,指导企业具体操作
四、检查考核,保障效果
五、劳资协商制的特点
六、劳资协商制的主要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