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华
页数:374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18362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受贿犯罪主体研究》从权力出发对各种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从犯罪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受贿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建议。除导论之外,共分六章。
作者简介
朱华,男,1965年3月生,湖北江陵人。1993年7月、2011年11月,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刑法学专业)。自1993年9月起,一直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从事公诉工作,现为该院公诉三处处长。曾在《法学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刑事司法指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合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两部著作。
本书特色
朱华编著者的《受贿犯罪主体研究》一书凝结着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长期检察生涯中独特而深刻的感受,以及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高度责任感。书稿24万余字,共分六章,从权力出发对各种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犯罪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受贿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建议。全书观点新颖,从权力人手研究受贿犯罪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内容全面,将研究视角向前延伸至权力,向后拓展至受贿犯罪的立法体系;资料翔实,所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达150多部.并引用作者工作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综观全书,作者富有个性的理论表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其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深入考察和对法律运作的深切反思,展现了其为司法实践答疑解惑、为立法实践建言献策的殷切期待,值得广大法律工作者认真研读。
目录
引言
导论
第一节 权力:受贿犯罪的“基点”
一、权力概述
二、权力的分类
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分
四、国家所有权的属性
五、本节小结
第二节 权钱交易:受贿犯罪的表现
一、受贿犯罪的生成原理
二、各类受贿犯罪中的权钱交易
第三节 可以利用权力的人:受贿犯罪的主体
一、权力主体、权力行为人的概念
二、受贿犯罪主体的基本类型
第一章 我国受贿犯罪主体的立法演进
第一节 无独立罪名阶段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二节 单一主体阶段
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定义
二、国家工作人员内涵的进一步明确
三、单位受贿可以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第三节 多种主体形成阶段
一、受贿罪主体范围的扩大及单位受贿罪的设立
二、商业受贿罪的设立
三、受贿罪立法体系的确定
四、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范围的扩大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
第二章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概述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相关称谓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职务”
四、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
五、“从事公务”的含义
第二节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国家机关”的范围
二、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三节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概述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界定
……
第三章 其他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
第四章 国际公约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刑法规定的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
第五章 我国受贿犯罪的立法完善——基于犯罪主体的思考
第六章 受贿犯罪的立法体系
导论
第一节 权力:受贿犯罪的“基点”
一、权力概述
二、权力的分类
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分
四、国家所有权的属性
五、本节小结
第二节 权钱交易:受贿犯罪的表现
一、受贿犯罪的生成原理
二、各类受贿犯罪中的权钱交易
第三节 可以利用权力的人:受贿犯罪的主体
一、权力主体、权力行为人的概念
二、受贿犯罪主体的基本类型
第一章 我国受贿犯罪主体的立法演进
第一节 无独立罪名阶段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二节 单一主体阶段
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定义
二、国家工作人员内涵的进一步明确
三、单位受贿可以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第三节 多种主体形成阶段
一、受贿罪主体范围的扩大及单位受贿罪的设立
二、商业受贿罪的设立
三、受贿罪立法体系的确定
四、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范围的扩大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
第二章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概述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相关称谓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职务”
四、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
五、“从事公务”的含义
第二节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国家机关”的范围
二、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三节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概述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界定
……
第三章 其他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
第四章 国际公约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刑法规定的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
第五章 我国受贿犯罪的立法完善——基于犯罪主体的思考
第六章 受贿犯罪的立法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