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成福蕊
页数:2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092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救助与脱贫差异:基于能力视角的解释》探讨了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效果。通过研究近千户贫困家庭12年的脱贫分化及影响因素,发现脱贫的关键在于能力的发展,身体完整性、身份排斥、家庭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影响城市脱贫时间的最主要指标。健康是影响农村脱贫时间的最重要指标。城乡贫困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社会救助政策应与作为能力缺失的贫困相匹配。发达城市地区的贫困已经超越了物质需求和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过渡到特殊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阶段。这种转变突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口,明确了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选择的优先性。
作者简介
成福蕊,女,生于1978年9月,河北承德人。曾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
和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于河北经贸大学任教。曾主持或参与清华-鲁汶校际合作、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河北省科技厅、河
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多项课题研究。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10余篇论文。参编教材1部,
译著1部。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区域金融。
本书特色
《社会救助与脱贫差异(基于能力视角的解释)》由成福蕊所著,本书提出风险一能力解释框架和能力一救助匹配模型,以北京市朝阳区一街一乡的912户贫困家庭为样本,利用能力、生命历程、生存分析等贫困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对贫困家庭的脱贫路径分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首先,贫困家庭脱贫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能力的发展,身体完整性、身份排斥、家庭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影响城市脱贫时间的最主要指标。健康因素是影响农村脱贫时间的最重要指标。其次,城乡
在政策层面,本书表明,发达城市地区的贫困已经超越了物质需求和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过渡到特殊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阶段。这种转变突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口,明确了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选择的优先性。
最后,本书提出以社区教育和社区照顾服务为基础的贫困应对策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增进社会融合和个体自我实现能力。
目录
节选
《社会救助与脱贫差异(基于能力视角的解释)》由成福蕊所著,本书提出风险一能力解释框架和能力一救助匹配模型,以北京市朝阳区一街一乡的912户贫困家庭为样本,利用能力、生命历程、生存分析等贫困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对贫困家庭的脱贫路径分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首先,贫困家庭脱贫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能力的发展,身体完整性、身份排斥、家庭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影响城市脱贫时间的最主要指标。健康因素是影响农村脱贫时间的最重要指标。其次,城乡
在政策层面,本书表明,发达城市地区的贫困已经超越了物质需求和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过渡到特殊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阶段。这种转变突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口,明确了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选择的优先性。
最后,本书提出以社区教育和社区照顾服务为基础的贫困应对策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增进社会融合和个体自我实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