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邸敏学
页数:26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066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共分四篇,第一编是理论篇,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回答什么是劳资合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劳资合作的可能性。第二编是现实篇,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劳动者和企业主在国家、企业的现实地位和实际拥有的权力,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态势,说明实行劳资合作的必要性。第三编是分析篇,主要是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所处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世界环境的视角,论证劳资合作的现实可能性。第四编是操作篇,主要研究了劳资合作所需要的思想认识、国内外经验借鉴和劳资关系主体的愿望和行动等主客观条件。认为初步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劳资合作的试点,逐步推行劳资合作。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实、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融教材、专著于一炉,适宜于从事劳动关系的研究人员及其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作者简介
邸敏学(1956-),山西永济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博士点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山西省第五次、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山西省教学名师。
本书特色
邸敏学编写的《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共分四篇,第一编是理论篇,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回答什么是劳资合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劳资合作的可能性。第二编是现实篇,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劳动者和企业主在国家、企业的现实地位和实际拥有的权力,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态势,说明实行劳资合作的必要性。第三编是分析篇,主要是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所处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世界环境的视角,论证劳资合作的现实可能性。第四编是操作篇,主要研究了劳资合作所需要的思想认识、国内外经验借鉴和劳资关系主体的愿望和行动等主客观条件。认为初步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劳资合作的试点,逐步推行劳资合作。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实、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融教材、专著于一炉,适宜于从事劳动关系的研究人员及其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目录
第一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理论
第一章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界定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再生的条件
一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 党和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 推行市场取向改革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发展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














